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有学者指出,经济危机是“市场赶不上生产的脚步”的结果,其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一直陷入危机之中,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其意在说明(    )
A . 生产发展迅速抑制了市场扩张 B . 经济危机的出现有其偶然性 C . 西方经济繁荣必然会导致危机 D . 经济危机的爆发有其周期性
德皇威廉二世继任后不久,因与俾斯麦政治路线不同,就迫使俾斯麦辞去了宰相职务。为此英国人画了一幅关于辞退俾斯麦的漫画:下船上岸的导航员(下图)。此漫画内容实质上反映了德意志最主要的政治特点是(    )

A . 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B . 君权至上的君主专制体制 C . 最典型的君主立宪政体 D . 议会具有立法权的民主制
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 . 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B . 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 C . 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D . 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A . 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形成 B . 造纸术传入中亚 C . 佛、道思想融入儒学体系 D . 西学东渐的高潮
古代雅典是一个熙熙攘攘的辩论俱乐部,人们觉得,只有在公共生活中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天赋丛而实现自我。这种全面的共同体形式被人称为城邦,这个词不仅代表城市或者国家,更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古代雅典(    )
A . 民主政治十分活跃 B . 人文主义成熟 C . 保障人民参政权利 D . 文学艺术繁荣
“也是蛮拼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等。网络用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 . 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 . 人们在实践当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 .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 . 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18世纪前后英国农业发展信息

时期

作物

耕作

经营模式

农业人口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

除自己消费外粮食剩余比例

17世纪中后期

大麦、小麦三叶草

休耕、人工撒种

敞田粗放经营

75%—80%

20%—30%

18世纪前期

玉米、马铃薯

轮作、播种机撒种

大农场集约经营

40%—60%

25%—50%

据上表推断(   )

A . 世界市场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出口 B . 蒸汽动力机械应用提高粮食产量 C . 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 .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导致农业衰退
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后,超过18000项专利在1884——1913年被转让,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专利转让发生在专利发行后的头三年内。由此推知,专利技术的转让(    )
A . 开启了德国工业化进程 B . 助推了德国经济发展 C . 增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D . 引领德国技术的传承
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以下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 . 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 . 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 军机处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权力 D . 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世界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70年

第一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二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苏联

第三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第四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
A . 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 B . 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C . 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D . 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有一个物理学实验:“先在木板上刻了光滑的木槽,把木板一端抬高,让小球自上而下自由滚动,然后改变木板长度和倾角,总共做了一百多次实验,记下每次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关系。通过实验,他证实了小球运动速度和时间成正比,运动距离和时间的平方成反比。”你认为这个实验最先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位物理学家做的?(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

3.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代表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4.2016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我国秦朝就已经确立了官员监察制度。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       B 刺史    C 郡守     D 御史大夫

《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此现象的出现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评价的是19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 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 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