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唐代贞元年间,宰相贾耽在《海内华夷图》中记录了几条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线:一、营州(今辽宁朝阳)入安东(今辽东)道:二、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三、夏州(今陕北横山)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入回鹘道:五、安西入西域道:六、安南(今越南河内)通天竺道;七、广州通海夷道。这反映出当时(    )
A . 海外贸易呈现繁盛之势 B .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C . 闭关锁国政策受严重冲击 D . 朝廷重视陆路而轻视海路
古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和最晚出现的分别是哪项?
  2. (2) 先秦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3. (3) 风俗画的代表作是什么?
  4. (4) 最能体现书法家个人情感的是哪种书体?
  5. (5) 宋词和明清小说的繁荣有怎样的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原因?
公元前6世纪后,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立刻成为法律,并马上执行。公元前399年开始,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对所有法律进行审核并组成一个专业的立法委员会裁决有争议的法律。这表明当时雅典(   )
A . 法律体系走向完备 B . 直接民主弊端显现 C . 人文精神广泛传播 D . 民主政治更加理性
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 . 《马关条约》开商埠 B . 《辛丑条约》拆炮台 C .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 D .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左图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漆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窄小胡服,右图是迁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宽大汉服。这一变化说明迁都后(  )

 

A . 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 .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 . 以孝治国体制确立 D . 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起松土、碎土、起垄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 . 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 .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 . 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 .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英国《泰晤士报》载文称:“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文中述及的这场战争(   )
A .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B . 导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 是列强索取赔款最多的战争 D .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古代中国某时期将全国划为若干监察区域,每个区域秋天派名官员,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地方政治。该官员是(   )
A . 刺史 B . 监御史 C . 御史大夫 D . 提点刑狱司
对于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目前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主要有(    )

①氐羌说  ②濮人说③  巴人说④  东夷人说 ⑤越人说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⑨④ D . ①②③④⑤
自商鞅变法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到两宋时期,商业发展明显,尤其是海外贸易发达。据此可知,宋代(  )
A . 小农经济衰退 B . 放弃重农抑商 C . 财政负担沉重 D . 边患危机严重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该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
A .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B .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学 C .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 .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  )
A . 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 B . 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 C . 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体制

综观我国古代历史,下列封建王朝中,未能真正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是

A、西晋                            B、北宋                      C、元                         D、清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民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变得更为广阔。以下不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中国近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以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等社会风尚习俗的变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包括政治运动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其中对此变迁影响巨大的是

A.太平天国       B 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这句话反映了华盛顿(  )

A.捍卫自由,避免战争  B.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C.不恋官位,不慕权势  D.热爱国家,鞠躬尽瘁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4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诞生                      B.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改变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创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①宗法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