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侦徂资名美知尼间昵芳休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阀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
A . 世官制 B . 军功爵制 C . 察举制 D . 九品中正制
有学者指出,专卖制度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品实行垄断经营,其目的主要是与商人争利。据此分析专卖制度中(   )

A . 是重农抑商的体现 B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 . 就是官府垄断商业 D . 否定重农抑商政策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
A .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 . “中国要警惕右,更要防止左” C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D . “摸着石头过河”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
A . 标志着唐王朝由盛转衰 B . 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 C . 为藩镇割据奠定物质基础 D . 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著名学者徐中约把“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力量。其中体现“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的史实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武昌起义 D . 义和团运动
杰斐逊等草拟的《独立宣言》中说:“在人类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他们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据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采取独立和平等地位时,由于他们对人类舆论的尊重,所以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材料中的两个民族是指(  )

A . 美利坚与不列颠 B . 法兰西与美利坚 C . 美利坚与印第安 D . 印第安与不列颠
下面是1956年和1966年中国经济对比图,对于1966年经济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我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 . 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 C . 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 . 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有观点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史跌宕起伏,以曲折和波动为主其特征始终难以“正常”二字来形容。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论述按时序排列是(    )

①“在亚洲,中华民族进行的另一场伟大防御战争则在拖住日本人”

②“美国作为一个主权政府……不会将承认,赠予一个引起革命并对美国憎恨的政府”

③“欢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作用,美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反恐是美中可以加强合作的领域。”

④“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于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③④②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

A . 分权制衡原则 B . 民主原则 C . 联邦制原则 D . 中央集权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原因在于(    )
A . 纠正冤假错案 B . 重申党的领导 C . 明确发展方向 D . 强调实事求是
下表是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由此可见,中法建交( )

1950年1月

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

1950年6月

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 考虑

1963年12月12日

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

1964年1月21日

美国政府已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

法国与中国签署了建交公报

A . 反映了美法同盟逐步走向破裂 B . 关键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 . 标志法国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 D . 展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渐进过程
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 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 . 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C . 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D . 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秦朝 D . 东汉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
A . 系统梳理了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 B . 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C . 抓住了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中的主要矛盾 D . 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并指出它的局限性

材料二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3)你认为这部宪法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在中央思想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被称为近代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在自然界中龙是不存在的,但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历久不衰,如百家姓中有龙、十二生肖中有龙、美好的婚姻叫龙凤呈祥,春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船等,龙几乎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与历史上诸多龙的传说有关            

B、龙是极富变化的神物

C、龙能够播云降雨,利于农业生产        

D、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腾飞向上的象征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2005517日,头戴皇冠的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主持新一届议会开幕式并宣布了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英国国王这种统而不治,首相掌握政府最高权利的君主立宪体制源于什么法律文件: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独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