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为O点,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在截面平面内从不同的方向射向O点,经折射后恰好都从圆弧上的P点射出玻璃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砖对①光的折射率大于对②光的折射率 B . ①光为红光,②光为蓝光 C . 若玻璃砖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轴逆时针缓慢转动的过程中,则②光先在MN界面发生全反射 D . 分别让①、②光通过同一单缝,在同一光屏上①光的条纹宽度小于②光的条纹宽度 E . 分别用①、②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①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②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电场线上的两点,当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电场线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则(   )

A . 场强大小EA>EB B . 电势φAB C . 电场线方向由B指向A D . 若Q为负电荷,则Q在B点右侧
某同学在进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
  1. (1) 该同学用多用表的欧姆“×1”档粗测该金属丝的阻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阻值为Ω。

  2. (2) 该同学为了精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D=mm。

    然后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金属丝Rx的电阻,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电流表A1(内阻为r);②电流表A2

    ③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00Ω);④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

    ⑤蓄电池(2V);⑥电键S及导线若干。

  3. (3)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选填“R1'”或“R2”);在图乙中的“O”内标出两个电流表A1和A2的位置
  4. (4) 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A1、A2的读数I1、I2 ,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以I1 , 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做出I1-I2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I1-I2图像的斜率k、电流表A1的内阻r、金属丝的直径D、金属丝连入电路的长度L,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用k、r、D、L表示)。
一滑块从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试求:
  1. (1)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 (2) 第4s末的速度
  3. (3) 运动后7s内的位移
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Ω;

E.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50Ω;

H.开关S,导线若干.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请填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2. (2) 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甲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
  3. (3) 如图乙所示,若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abcd四边形闭合线框,a、b、c三点坐标分别为(0,L,0),(L,L,0),(L,0,0),整个空间处于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通入电流I,方向如图所示,关于四边形的四条边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b边与b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 B . cd边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C . cd边与ad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 D . ad边不受安培力作用
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 (1) 实验室提供了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纸带、小车、钩码、小盘、薄木块、夹子等器材外,为了完成此实验,还需要从下图中选取的实验器材是

     

  2. (2) 实验时,带有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与细绳、实验桌之间的空间位置比较合理的是

  3. (3) 实验时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截取了某一段纸带用刻度尺 单位: 测量纸带时的情景,其中取了A、B、C三个计数点,在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两个打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加电源频率为50 Hz,则小车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小车加速度为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跟中性面重合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 B .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C . 线圈的每一边都不切割磁感线 D . 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不为零
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不正确的是(    )

A .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 . 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 . 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D .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2022年6月5日,我国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其发射过程示意图如图,椭圆轨道Ⅰ为转移轨道,圆轨道Ⅱ为神舟十四号和空间站组合体的运行轨道,A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轨道Ⅰ、Ⅱ相切于B点,则(   )

A . 神舟十四号在轨道Ⅰ上从A点运动到B点,加速度逐渐增大 B . 神舟十四号在轨道Ⅰ上从A点运动到B点,线速度逐渐减小 C . 组合体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神舟十四号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 D . 组合体在轨道Ⅱ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神舟十四号在轨道Ⅰ上运行线速度
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电路的示意图,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显示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   )

图片_x0020_1331076284

A . I变大,U变小 B . I变小,U变小 C . I变小,U变大 D . I变大,U变大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已知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 (1)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 M=40g,m=10g、20g、30g、40g、50g B . M=100g,m=10g、20g、30g、40g、50g C . M=500g,m=10g、20g、30g、40g、50g D . M=500g,m=30g、60g、90g、120g、150g
  2. (2) 本实验中应在释放小车(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图2所示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a=m/s2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3中的图线.(选填“甲”、“乙”或“丙”)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0.2m/s2 B . 2.0m/s2 C . 20.0m/s2 D . 200.0m/s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顺时针匀速转动,,右端与光滑竖直半圆弧轨道平滑对接,圆弧轨道的半径O为圆心,最高点C正下方有一挡板ODCD间距略大于物块大小,平台OE足够长,现将质量为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处,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1)求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

2)试判断传送带能否将物块运送到平台上?若能,求出在C点时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若不能,写出判断理由;

3)若传送带速度可以调节,求物块在平台OE上落点的区域范围。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动势 E 及电阻 R 1 R 2 的阻值.

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 E ( 不计内阻 ) ,待测电阻 R 1 ,待测电阻 R 2 ,电压表 V( 量程为 1.5V ,内阻很大 ) ,电阻箱 R (0 99.99Ω) ,单刀单掷开关 S 1 ,单刀双掷开关 S 2 ,导线若干.

(1) 先测电阻 R 1 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

闭合 S 1 ,将 S 2 切换到 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 R 0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 1 . 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 _______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U 2 . 则电阻 R 1 的表达式为 R 1 ___

(2) 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 R 1 4.80Ω ,继续测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 R 2 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 S 1 ,将 S 2 切换到 a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 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 ,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 图线,则电源电动势 E ____V ,电阻 R 2 _____Ω(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2 kg、涂有碳黑的玻璃板,在拉力F的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频率为5 Hz的振动方向为水平且固定的振针,在玻璃板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量得OA=1 cmOB=4 cmOC=9 cm.求拉力F的大小. (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取g=10 m/s2

2013216日凌晨,2012DA1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约2.77万公里.据观测,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6天,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多1天.假设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均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  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v2,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ABDO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是半径为R=15m圆周轨道,半径OA处于水平位置,BDO是直径为15m的半圆轨道,DBDO轨道的中央.一个小球PA点的正上方距水平半径OAH处自由落下,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通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的.g10m/s2.

   1H的大小;

   2)试讨论此球能否到达BDO轨道的O点,并说明理由;

   3)小球沿轨道运动后再次落到轨道上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LC回路中电容器两端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在时刻t2,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B 在时刻t3,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大

    C 从时刻t2t3,电路中的电场能不断增大

    D 从时刻t3t4,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断增大

探测器探测到土星外层上有一个小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A. 若,则该环是土星的一部分
B. 若,则该环是土星的卫星群
C. 若,则该环是土星的一部分
D. 若,则该环是土星的卫星群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