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②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③挂上钩码,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④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步骤③,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若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大于50 Hz,则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求:
小船渡河时,船相对静水的速度 ,水流速度
,河宽
,则小船( )
A .过河最短时间小于 B .过河最短位移大于
C .过河时间最短时位移是 D .过河位移最短时时间是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的示数为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下列做法哪些是该实验中必须的实验要求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B.实验中必须保证OB水平
C.测量重物M的重力
D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E.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结点O在同一位置
(2019·黄冈模拟)机场使用的货物安检装置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运动,AB为传送带水平部分且长度L=2 m,现有一质量为m=1 kg的背包(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的放在水平传送带的A端,可从B端沿斜面滑到地面。已知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背包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2.1 s
B.背包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2.3 s
C.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0.3 m
D.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0.1 m
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