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南京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全程5853m,限速80km/h,2020年6月2日至6月16日每天00∶00-5∶00封闭养护禁止车辆通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限速80km/h为平均速率 B . 00∶00-5∶00封闭养护指的时间间隔 C . 隧道全程5853m是指汽车通过的位移 D .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在一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物体从t=0时刻起,由坐标原点O(0,0)开始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则 (   )

图片_x0020_544732316   图片_x0020_1427264279

A . 前2 s内物体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后2 s内物体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沿y轴方向 C . 4 s末物体坐标为(6 m,2 m) D . 4 s末物体坐标为(4 m,4 m)
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处过河,经过t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现要使小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B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哪种(   )

A . 在减小v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 B . 在增大v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 C . 只要增大v1大小,不必改变θ角 D . 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v1大小
一辆从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出的小汽车以90km/h的速度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约100m处有一辆正打开双闪的小汽车,以约45km/h的速度缓慢行驶,司机发现无法变道的情况后,经3s的反应时间开始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则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约为(   )
A . 47m B . 53m C . 15m D . 63m
把两张用软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们会张开。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     )

A . 弹力 B . 摩擦力 C . 静电力 D . 磁场力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先保持某一恒定加速度,后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牵引力和速度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m,牵引力F1 和速度v1及该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3 . 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 . 汽车运动中的最大功率为F1v1 B . 速度为v2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 D . 恒定加速时,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圆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在y=-3R 处有一垂直y轴的固定绝缘挡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与x轴成 60°角从M点(-R,0) 以初速度v0斜向上射入磁场区域,经磁场偏转后由N点离开磁场(N点未画出)恰好垂直打在挡板上,粒子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弹回,再次进入磁场,最后离开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图片_x0020_100031  

  1. (1) 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 (2) N点的坐标;
  3. (3) 粒子从M点进入磁场到最终离开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
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那么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 . 这个电阻的阻值很小 B . 这个电阻的阻值很大 C . 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 . 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如图所示,直流电源E的内阻r≠0,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b中点,闭合开关S后,电源输出功率为P1 , 电源总功率为P2 , 电源的效率为 。滑片P向a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P1增大 B . P1减小 C . 增大 D . 减小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 . 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 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 a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 . 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物体重为40N,用大小为300N的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对墙的摩擦力为N,若将F减小到150N,物体对墙的摩擦力为N。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小金属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图片_x0020_100008 图片_x0020_100009 图片_x0020_100010

  1. (1) 如图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的直径d=mm;
  2. (2) 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随H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金属球的直径d满足表达式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 (3) 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 , 增加下落高度后,则ΔEp-ΔEk(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在一个足够大、光滑、绝缘的水平面内,有一矩形区域EFGH,在其上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正方形单匝线框ABCD边长为d,电阻为R,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 (1) 如果正方形线框ABCD在绝缘水平面上,AB边恰好处在磁场边界FG上(如图所示)时以速度v0向左进入磁场,当线框的一部分进人磁场时速度为v1 , 求此时AB两点间的电势差及这段时间内AB边上产生的焦耳热Q1
  2. (2) 如果线框ABCD处于绝缘水平面上方h处,且与绝缘水平面平行(如图所示),线框以水平初速度v0向左进人磁场,当线框下落高度h时恰好完全进入磁场,但未与水平面碰撞(线框平面始终与水平面平行),求线框此时速度的大小及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Q2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从A点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经最高点B后回到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的C点,粒子从AB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2.0 J,电场力做功3.0 J,则

A粒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粒子在B点速度为零

C粒子在C点的机械能比在A点多12.0 J

D粒子在C点的动能为14.0 J

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 i -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t 0.4 s 时电流改变方向 B .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 0.5 s

C .该交变电流的表达式为 D .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A B

C D

(2019·广州模拟)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通过弹簧连接,并静止在转台上,现转台从静止开始缓慢地增大其转速(即在每个转速下可认为是匀速转动),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2mab与转台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b离转台中心的距离都为r且与转台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弹簧的原长为r,劲度系数为k,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ab同时相对转台发生滑动 

B.a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b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a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D.ab均相对转台静止时,允许的最大角速度为

如图所示,四个半径为1,且完全相同的均质光滑圆球,将它们摆为上下两层且彼此相切,下层三个球质量均为,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上层球的质量为下边三个球质量之和.试分析:

1)若将下层三个球用一根绳子在球心高度处缠绕,把三个球捆扎在一起,再将第四个球放在上层,问:静止情况下张力为多大?

2)若在图所示的位置突然剪断绳子,四个球由静止开始运动,问:上下层球在什么位置处开始脱离?

3)问:上层球第一次落到桌面时,下层三个球的质心运动后所组成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多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