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前去追赶,经t0=2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若警车最大速度可达vm=16m/s,问:
  1. (1) 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 (2) 警车发动起来后至少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甲乙两颗卫星绕地球运动。卫星甲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直径为4R,C是轨道上任意一点;卫星乙的轨道是椭圆,椭圆的长轴长为6R,A、B是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不计卫星间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甲在C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卫星乙在B点的速度 B . 卫星甲的周期大于卫星乙的周期 C . 卫星甲在C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卫星乙在A点的速度 D .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卫星甲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一定等于卫星乙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 B . 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 . 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 D . 地磁南极附近的地磁场方向可认为是竖直向下的
如图所示,一玩滚轴溜冰的小孩(可视作质点)质量为m=30kg,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平抛,恰能无碰撞地从A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对应圆心角为θ=106°,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m.(计算中取g=10m/s2 , sin53°=0.8,cos53°=0.6)求

  1. (1) 小孩平抛的初速度大小.

  2. (2) 若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的速度为vx= m/s,则小孩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下列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的是(    )
A . 刻度尺、天平、秒表 B . 量筒、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 . 量筒、天平、打点计时器 D .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某同学自己绕制天线线圈,制作一个简单的收音机,用来收听中波无线电广播,初步制作后发现有一个频率最高的中波电台收不到,但可以接收其他中波电台,适当调整后,去户外使用,假设空间中存在波长分别为290m、397m、566m的无线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能收到频率最高的中波电台。应增加线圈的匝数 B . 为更好接收290m的无线电波,应把收音机的调谐频率调到756kHz C . 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解调 D . 为了能接收到长波,应把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大一点
测量两面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装置如图所示,带圆孔的遮光板N和光屏M平行放置,O点为圆孔的圆心,OO′连线垂直于光屏M,在O′O连线的延长线上放置一个点光源S,S到光屏M距离H=20cm,测得光屏M上圆形光斑半径r1=20cm.将厚度d=10cm、足够长的玻璃砖贴着N板放置,测得光屏M上圆形光斑半径为r2=15cm.

①求玻璃砖的折射率n;

②若将玻璃砖沿OO′连线向光屏M平移一小段距离,说明折射后落在光屏M上圆形光斑的大小有无变化.

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及其对应的速度大小。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速度位移”图像。若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可以忽略,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弹性绳原长为15m B . 当运动员下降10m时,处于失重状态 C . 当运动员下降15m时,绳的弹性势能最大 D . 当运动员下降20m时,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1)在研究某小车运动状态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为依次打下的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①由纸带可以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纸带可以计算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 m/s

③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出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

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些波在一定条件下才有衍射现象

   B.某些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

   C.一切波在一定条件才有衍射现象

   D.一切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

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

速度为.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以下关于近代物理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较长,很难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B.利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的大小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之后形成的电子束

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额定功率也相同.当电压U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  )

A.R1R2      B.R3       C.R4       D.R5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①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②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

③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

④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重60 N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上的大小为20 N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运动,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某晚,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美机在200m高处超低空水平飞行,美兵离开飞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美兵以14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美兵落地的速度不能超过4m/sg10m/s2.伊方地面探照灯每隔10s扫描一次,请根据你的计算结果说明,美兵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劈A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的上表面为光滑曲面,曲面末端与地面相切。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自劈顶端自由下滑。劈顶端到地面距离h=0.06m,劈A与物块的质量比M1/m =5

求:(I)物块离开A瞬间A和物块的速度各多大?(g=10m/s2)

II)物块从A上滑下后又冲上B,若要保证物块离开B后不能追上A,则B与物块的质量比M2/m应满足什么条件。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如图所示,矩形线框abcd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内,另一半在磁场外,若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将线框abcd平行于纸面向左平移    B.以中心线OO′为轴转动

C.以ab边为轴转动60°               D.以cd边为轴转动60°

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源产生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将该电源接入如图2所示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电路的原线圈,副线圈电阻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路中各电表皆为理想电表,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用U1和U2表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用I1和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输入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
B. 因为是降压变压器,所以副线圈电路的频率低于原线圈电路的频率
C. 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不变、I1变大
D. 若仅增大发电机转速,则U1不变、I2变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