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他先调整斜槽轨道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纸(甲图中未画出方格)上建立好直角坐标系xOy,将方格纸上的坐标原点O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Oy轴与重垂线重合,Ox轴水平.实验中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抛出.依次均匀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球在挡板上的落点,先在方格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然后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小球运动轨迹.
①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是运动.
②为了能较准确的完成实验,需要.
A.调节装置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实验所用斜槽的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③已知方格每格长L,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到B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 ,从此刻开始计时,乙车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 v -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B . 0~8s 内两车有两次相遇
C . 0~8s 内两车有三次相遇
D . 0~8s 内甲车的加速度一直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长为L的光滑细杆AB的两个端点A、B被分别约束在x轴和y轴上运动,现让A沿x轴正方向以v0匀速运动,已知P点为杆的中点,杆AB与x轴的夹角为θ,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或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P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P点的运动轨迹是圆的一部分
C.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v0tanθ
D.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
如图所示,l1、l2是高压输电线,图中两电表的示数分别是220V、10A.已知甲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0:1,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则( )
A. 甲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0 V
B. 甲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C. 乙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D. 乙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0 V
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题10-1图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关系图象.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R/Ω | 8.0 | 7.0 | 6.0 | 5.0 | 4.0 |
I/A | 0.15 | 0.17 | 0.19 | 0.22 | 0.26 |
| 6.7 | 6.0 | 5.3 | 4.5 | 3.8 |
(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 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 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题10-2 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应为 V;内阻应为 Ω.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与竖直墙壁(足够高)平行放置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的光滑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壁之间悬放一个光滑圆球B,为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需对A右侧竖直面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现将A向左移动一段较小的距离使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状态,关于移动前后两个静止状态受力情况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墙壁对B的弹力变大 | B. | 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
| C. | 推力F变小 | D. | A对B的弹力变大 |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 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流表A1(0~0.3A,r1=1Ω)
B.电流表A2(0~0.6A,r2=0.4Ω)
C.电流表A3(0~1.0A,r3=0.2Ω)
D.定值电阻R1=19Ω
E.定值电阻R2=150Ω
F.滑动变阻器(10Ω,2A)
G.滑动变阻器
H.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导线若干
(1)选用如图A而不选用图B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
(2)由于没有电压表,可将电流表A1和定值电阻 串联起来做为电压表,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3)闭合开关前,应将图A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 (选填左端或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