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 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颜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的为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C.若增大摆长,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如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
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
B. ~
时间内物体静止
C. 0~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D. 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
右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2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0~4s内和2~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0~4s内和2~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 )
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
(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3)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为某种新型设备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图。自上而下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区域Ⅰ宽度为d1,分布有沿纸面向下的匀强电场E1;区域Ⅱ宽度为d2,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宽度可调的区域Ⅲ中分布有沿纸面向下的匀强电场E2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现在有一群质量和带电量均不同的带电粒子从区域Ⅰ上边缘的注入孔A点被注入,从静止开始运动,然后相继进入Ⅱ、Ⅲ两个区域,满足一定条件的粒子将回到区域Ⅰ,其他粒子则从区域Ⅲ飞出。三区域都足够长,粒子的重力不计。已知能飞回区域Ⅰ的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6.4×10-27㎏,带电量为q=3.2×10-19C,且d1=10cm,d2=5㎝,d3﹥10㎝,E1=E2=40v/m,B1=4×10-3T,B2=2
×10-3T。试求:
(1)该带电粒子离开区域Ⅰ时的速度。 (2)该带电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
(3)该带电粒子第一次回到区域Ⅰ的上边缘时离开A点的距离。
一质量为M=4.0kg、长度为L=3.0m的木板B,在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将质量为m=1.0kg的小铁块A(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木板上的最右端,如图所示。若铁块与木板之间没有摩擦,求:(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 加一个铁块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2)二者经过多长时间脱离?
(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少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内()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