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 -t)图线,由图可知 (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在时刻t1 , a车追上b车 B . 在时刻t2 ,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速率一直增大 D .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 , 求:

  1. (1)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μ;

  2. (2) 水平推力F的大小;

  3. (3) 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目前,我国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已经进入商用阶段,相应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5G信号使用的是超高频无线电波,关于5G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G信号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 B . 5G信号的传输和声波一样需要介质 C . 5G信号与普通的无线电波相比粒子性更显著 D . 5G信号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的弹力与长度的关系。

  1. (1) 关于实验操作,卜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 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附近,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 B . 实验过程要保证弹簧竖直且静止 C . 悬挂的钩码越多,测出数据越多,实验误差越小 D . 如果弹簧上指针上下振动,可在指针运动最快的位置进行读数
  2. (2) 该同学用a、b两条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多次改变钩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弹簣的长度L,画出m-L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弹簧的原长(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弹簧的原长,a弹簧的劲度系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象得到的弹簧原长(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原长。

如图甲所示,粗糙平直轨道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竖直轨道平滑连接。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与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距离圆形轨道最低点为L的A点,以水平向右的不同初速度滑上平直轨道,滑过平直轨道后冲上圆形轨道,在圆形轨道最低点处有压力传感器,滑块沿圆形轨道上滑的最大高度h与滑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8

  1. (1) 若滑块沿圆形轨道上滑的最大高度为R,求滑块在A点初速度的大小v0
  2. (2) 求图乙中F0的大小;
  3. (3) 请通过推导写出F<3mg时h与F的关系式,并将图乙中F<3mg的部分图像补充完整。
某踢出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足球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用v、E、Ek、P分别表示足球的速率、机械能、动能和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用t表示足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固定在水平面上。竖直挡板紧靠柱体低端,使半径为R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09993456

A . 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 B . 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 C . 小球在M、N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D . 小球在M、N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三根轻质细绳,绳1水平,绳2与水平方向成角,为结点,竖直绳3的下端栓接一质量为、长度为的垂直于纸面放置的金属棒。金属棒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现给金属棒通入方向向里,大小由零缓慢增大的电流,电流的最大值为 , 可观察到绳3转过的最大角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1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 . 绳2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 . 绳3的拉力最大值为 D . 金属棒中电流的值为
如图所示,可视作质点的物块置于一块长为L=12m的木板表面。已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水平地面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物块与木板质量相等,m=M=4k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

  1. (1) 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使得物块和木板不相对滑动,求这个力的大小范围。
  2. (2) 现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大小为F=25N的恒力,该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可撤去,为了让物块与木板的相对路程最长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该力应作用多长时间?物块初始位置应在距左端多远处?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 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颜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的为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C若增大摆长,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将向右移动

如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

B.      时间内物体静止

C.      0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D.      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

是物体做直线v-t像,由可知,物体

A.第1s内和第2s内的运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0~4s内和2~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0~4s内和2~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

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3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为某种新型设备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图。自上而下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区域Ⅰ宽度为d1,分布有沿纸面向下的匀强电场E1;区域Ⅱ宽度为d2,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宽度可调的区域Ⅲ中分布有沿纸面向下的匀强电场E2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现在有一群质量和带电量均不同的带电粒子从区域Ⅰ上边缘的注入孔A点被注入,从静止开始运动,然后相继进入Ⅱ、Ⅲ两个区域,满足一定条件的粒子将回到区域Ⅰ,其他粒子则从区域Ⅲ飞出。三区域都足够长,粒子的重力不计。已知能飞回区域Ⅰ的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6.4×10-27㎏,带电量为q=3.2×10-19C,且d1=10cmd2=5㎝,d310㎝,E1=E2=40v/mB1=4×10-3TB2=2×10-3T。试求:

1)该带电粒子离开区域Ⅰ时的速度。  2)该带电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

3)该带电粒子第一次回到区域Ⅰ的上边缘时离开A点的距离。

一质量为M=4.0kg、长度为L=3.0m的木板B,在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将质量为m=1.0kg的小铁块A(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木板上的最右端,如图所示。若铁块与木板之间没有摩擦,求:(重力加速度g10m/s2

(1)     加一个铁块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2)二者经过多长时间脱离?

(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少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内()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

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绝缘斜面轨道的A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沿切线进入竖直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形轨道,恰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B。现在空间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若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该小球(假设小球的电量q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小球一定不能到达B点
B. 小球仍恰好能到达B点
C. 小球一定能到达B点,且在B点对轨道有向上的压力
D. 小球能否到达B点与所加的电场强度的大小有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