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 .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 . 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 . 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如图所示,有五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长均为L的轻杆依次相连接,最右侧的第1个滑块刚好位于水平面的O点处,O点左侧水平面光滑面、O点右侧水平面由长3L的粗糙面和长L的光滑面交替排列,且足够长,已知在恒力F的作用下,第3个滑块刚好进入O点右侧后,第4个滑块进入O点右侧之前,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判断(重力加速度为g)(   )

A . 滑块与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 B . 第4个滑块进入O点后,滑块开始减速 C . 第5个滑块刚进入O点后时的速度为 D . 轻杆对滑块始终有弹力作用
发电机的端电压为220 V,输出电功率为44 kW,输电导线的电阻为0.2 Ω,如果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经输电线路后,再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供给用户。
  1. (1) 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
  2. (2) 若不经过变压而直接送到用户,求用户得到的功率和电压。
2020年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 ,远地点高度约为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加速度为 ,线速度 ,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 ,线速度 ,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 ,线速度 ,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速度为v= B . 超声波的速度为v= C .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如图所示,物块A的质量 ,它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板B的质量 ,长 ,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开始时物块A在木板B的最左端,二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 的水平恒力向右拉物块A,经过 后将此恒力突增为 ,再经过时间t后撤去此拉力,物块A最终恰好没从木板B上掉落,g取 ,求:

  1. (1) 最初 物块A的加速度;
  2. (2) 时间t为多少;
  3. (3) 物块A最终静止时距初始位置的距离。
在长为50m的游泳池中举行200m蛙泳比赛,运动员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游过的路程的最大值和位移的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
A . 0,50m B . 200m,200m C . 200m,50m D . 200m,0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活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B . 牛顿第一定律是事实与逻辑思维结合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C .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D . 奥斯特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启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把边长为5cm、总匝数为400匝的正方形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1T的匀强磁场中,在0.2s时间内线圈平面从平行于磁场方向的位置转过90°,到达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
试管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静止时气柱长为L0 , 大气压强为p0 , 其他尺寸如图所示,当试管绕竖直轴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气柱长变为L,设温度不变,管横截面积为S,水银密度为ρ,则转动时管内被封气体的压强为(   )

A . B . C . D .
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 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的重力小,又受到液体的浮力的缘故 C . 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 . 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如图所示,一根跨越一固定的水平光滑细杆的柔软、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球A刚好接触地面,球B被拉到与细杆同样高度的水平位置,当球B到细杆的距离为L时,绳刚好拉直.在绳被拉直时释放球B,使球B从静止开始向下摆动.求球A刚要离开地面时球B与其初始位置的高度差.

如图所示为发射同步卫星的原理图,卫星先发射至近地轨道1做圆周运动,在A点点火进入椭圆转移轨道2,卫星运动至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点火进入同步轨道3,卫星在轨道1上的线速度大小为v1 , 在椭圆轨道近地点的速度大小为v2 , 在远地点的速度大小为v3 , 在轨道3上的线速度大小为v4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轨道1与轨道3的周期之比为 D . 轨道1与轨道3的周期之比为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 B . 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 . 如果发出的光子中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一定是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 D .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同学们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当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以相对火车竖直向上 的速度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球从弹出到落回小孔的时间为1.2s B . 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 C . 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 D . 小球从弹出到落回小孔过程中,火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质量为10g的子弹,以400m/s的水平速度击中质量为30g,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1. (1) 若子弹留在木块中,则木块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2. (2) 若子弹把木块打穿,子弹穿过后的速度为250m/s,这时木块的速度又是多大?

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m处的速度为9m/s,第11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他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9m/s B . 9.09m/s C . 9.5m/s D . 10m/s

如图所示,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磁场边缘一点沿圆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60°角.若保持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变,仍从该点入射,但速度的方向顺时针转过60°角,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A        B        C        D

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光滑圆轨道被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轨道最低处有一质量为0. 4kg的小球(小球的半径比r小很多)。现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下列关于在小球的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A. v04m/s可以使小球不脱离轨道

B. v042m/s可以使小球不脱离轨道

C.设小球能在圆轨道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之差为24N

D.设小球能在圆轨道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之差为20N

火车的匀速运动的速度为8m/s,关闭发动机后前进70m时速度减为6m/s。若再经过50s,火车又前进的距离为(    

A.50m             B.90m           C.120m             D.160m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