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图所示图线分别为某金属导体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

A . 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B . 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 . 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D . 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存在匀强电场,与两板上边缘等高处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P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Q小球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最终都能运动到右极板上的同一位置,则从开始释放到运动到右极板的过程中它们的(   )

A . 运行时间 B . 电势能减少量之比 C . 电荷量之比 D . 动能增加量之比
法拉第采用了一个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即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下列四幅图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被拉伸时,所挂钩码越多,误差越小 B .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 . 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 . 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ⅱ)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单色光的波长λ=

(ⅲ)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加速行驶,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出窗外从距地面高0.8m处自由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   )
A . 0m B . 0.16m C . 0.8m D . 因不知释放瞬间汽车速度无法判断
图中虚线abcdf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上的电势为2V。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eV,从bd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4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面c上的电势为零 B . 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的动能为4 eV C . 该电子经过平面f时,其电势能为4 eV D . 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②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

③根据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

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⑤往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完成下列填空:

  1. (1) 上述步骤中,正确实验步骤的排列顺序是(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 (2) 在实验中将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A . 等效替代法 B . 理想模型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比值定义法
  3. (3) 将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 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4. (4) 在该实验中,某同学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
    A . 油酸未完全散开 B . 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 . 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 . 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如图,一束质量、速度和电荷量不全相等的离子,沿同一直线经过由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组成的速度选择器后,进入另一个匀强磁场中分成A、B两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束离子都带正电 B . A,B束离子质量一定不同 C . 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 . A束离子的比荷( )大于B束离子的比荷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用长l和2l的轻绳挂在不同高度的天花板上,现拉起两小球使绳伸直呈水平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两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小球A开始释放的位置所在水平面的重力为零势能参考面,当两小球到达最低位置时(   )

图片_x0020_1991575612

A . 绳子的拉力相同 B . 两球的动能相同 C . 两球的重力势能相同 D . 两球的机械能相同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图片_x0020_1246756439

  1. (1) 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 .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 (2) 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前的符号)

    图片_x0020_119890080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 (3) 经测定,m1=45.0 g,m2=7.5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可忽略不计,R为定值电阻,平行板电容器C两极板间充有某种电介质。在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介质抽出的过程中(   )

A . 电阻R上不会产生焦耳热 B . 电容器的电容不变 C . 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D . 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

光学镜头上涂的一层薄膜叫增透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透膜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C.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D.因为增透膜的作用能使黄绿光反射时相互抵消,而红光、紫光的反射不能完全抵消,

所以涂有增透膜的透镜呈淡紫色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和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1______m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本操作。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通过画最小的圆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过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若用长度代表速度,则两球碰撞前总动量之和为_____g·cm,两球碰撞后总动量之和为______g·cm

对于光的衍射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明显地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如图所示是用于观察自感现象的电路,设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线圈的直流电阻RL与小灯泡的电阻R满足RLR.则在开关S断开瞬间,可以观察到

    A.灯泡立即熄灭

    B.灯泡逐渐熄灭,不会闪烁

    C.灯泡有明显的闪烁现象

D.灯泡会逐渐熄灭,但不一定有闪烁现象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总是平衡的

B.绳对A的拉力小于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

C.A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水平向右的

D.A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根据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的光速是不变的

B.运动的时钟变慢与运动的尺子缩短

C.物体的质量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

D.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ab两个半径相等的光滑金属球,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整个装置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此装置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在b球落地时瞬间,a球的速度方向向右

B、在b球落地时瞬间,a球的速度方向向左

C、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球的冲量为零

D、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球做的功为零

有关电压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与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

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C.电动势公式中的W与电压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

D.电动势与电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