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ⅱ)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单色光的波长λ=;
(ⅲ)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②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
③根据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
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⑤往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完成下列填空: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光学镜头上涂的一层薄膜叫增透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透膜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C.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D.因为增透膜的作用能使黄绿光反射时相互抵消,而红光、紫光的反射不能完全抵消,
所以涂有增透膜的透镜呈淡紫色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和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1______m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本操作。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通过画最小的圆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过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若用长度代表速度,则两球碰撞前“总动量”之和为_____g·cm,两球碰撞后“总动量”之和为______g·cm。
对于光的衍射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明显地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如图所示是用于观察自感现象的电路,设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线圈的直流电阻RL与小灯泡的电阻R满足RL<R.则在开关S断开瞬间,可以观察到
A.灯泡立即熄灭
B.灯泡逐渐熄灭,不会闪烁
C.灯泡有明显的闪烁现象
D.灯泡会逐渐熄灭,但不一定有闪烁现象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总是平衡的
B.绳对A的拉力小于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
C.A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水平向右的
D.A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根据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的光速是不变的
B.运动的时钟变慢与运动的尺子缩短
C.物体的质量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a、b两个半径相等的光滑金属球,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整个装置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此装置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在b球落地时瞬间,a球的速度方向向右
B、在b球落地时瞬间,a球的速度方向向左
C、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球的冲量为零
D、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球做的功为零
有关电压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与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
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C.电动势公式中的W与电压
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
D.电动势与电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