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课内阅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红头向周围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睛:“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1. (1) 红头的心情变化: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高兴、紧张、悲哀 B . 紧张、悲哀、高兴 C . 悲哀、紧张、高兴
  2. (2) 给文中括号选择合适的动词,从这些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
    A . 蹦、摔、爬、喊;青头当时的着急及对红头的关爱。 B . 蹦、爬、摔、喊;红头当时非常的着急和害怕 C . 蹦、摔、喊、爬;青头当时关键的心情及对红头的关心
  3. (3) 从文中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    )
    A . 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B . 青头不讲情义 C . 青头只为个人安危着想
  4. (4) 文中加横线的自然段主要说的是(    )
    A . 红头遇到了非常大的危险。 B . 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告诉红头躲过危险的办法。 C . 红头遇到了危险,青头也没想出帮助的好办法。
课文内容我知道。                  
  1. (1) 《敕勒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 (2) 《夜宿山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
A . 自豪 B . 害怕 C . 气愤 D . 惊喜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 (1) 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
  2. (2) 写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的句子。
  3. (3)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摇花乐,其中“”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接着又用“”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
  4. (4)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写出了“我” 的心情。
  5. (5) 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 . 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C .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季节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
  1. (1) 例1“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老师说,“明天咱们班去圣井山研学!”同学们

  2. (2) 例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 蔷薇
  3. (3) 例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桃花开的密密集集的,

你能根据拼音把词语写正确吗?

ɡào  su

zǔ   ɡuó

qiān ɡuà

láo  dònɡ

zhōnɡ yānɡ

bá  miáo zhù zhǎnɡ

wú biān  wú   jì

jǐnɡ  sè   yí  rén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出自(   )。
A . 《国语》 B . 《战国策》 C . 《左传》 D . 《庄子》
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古包(měng  mēng)

客(hǎo  hào)

(háng  xíng)

乎(sì  shì)

课内语段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牛马有_______,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_______。

  1. (1) 按照原文填空。
  2. (2)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牛马靠旅行;鸟儿靠旅行; 蒲公英靠旅行。
  3. (3) 你还知道哪写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写出一种
  4. (4) 连线。

    蒲公英靠来传播种子            太阳

    苍耳靠来传播种子                风

    豌豆靠来传播种子               动物的皮毛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承诺    间隔   隐蔽   不计其数 B . 失衡    纠缠   罕见   小巧玲珑 C . 长辈    刊物   边疆   难以直信 D . 圆圈    懒惰   眉梢   不屑一顾
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 (1)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
  2. (2) 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
  3. (3)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4. (4)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 (1) 我们能在树林里看到美丽的花朵和小鸟动人的歌唱。
  2. (2) 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3. (3) 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我常常会回想过去的往事。
  4. (4) 穿好了衣服,拿上皮包就准备出门了。
“理所当然”中“当”的读音是“dāng”,“战车千乘”中“乘”的读音是“shèng ”。 (    )

阅读感悟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下列句子,在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青年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___________)
②嘴里还带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 (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反驳爸爸做法的两个理由。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相呼应的句子,画上“ ”。
【4】这篇文章的叙事顺序是 。
A. 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5】你觉得大人说话小孩子插嘴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推荐大家阅读。你阅读过吗?考考你哟!
在作者笔下,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下雨时,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 跌倒。”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准备 B.防备 C.防卫 D.防守
课内阅读。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时酷爱收蔵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石之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铺怎样处理买来的龙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民们把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
B.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
C.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晚于篆书的文字。
D.研究甲骨文的学科,被称为“甲骨学”。
【4】关于“甲骨文”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
B.爆竹∕声中∕一岁除
C.爆竹声∕中∕一岁除
D.爆竹声中∕一岁∕除
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jiā yáo yān mò fèi qǐn wàng sh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