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四年级语文试题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蜿蜒

②险峻

根据课文《颐和园》内容,回答问题。

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绿得。这句话用来比喻昆明湖,突出了昆明湖的特点。

阅读课文《秦兵马俑》片段,完成练习。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①这一自然段在写作结构上是。 

②这一自然段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支    株     继    缓

    枝    珠     断    暖

选择正确读音。

A.bāo

B.báo

A.cù

B.còu

A.jìn

B.jìng

课内阅读我最棒。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潮  嘲)笑。的确,在各色(师  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追求“和平”只是我的个人愿望,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1. (1) 画去括号里使用错误的字。
  2.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伦不类:

    ②不甘寂寞:

  3. (3) 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小伙伴斗陀螺时的情形。 B . 在“我”看来,“我”的陀螺只能闪躲,这表现出“我”内心不敢正面迎敌的心理状态。 C . 为后文写“我”的陀螺出人意料地反败为胜做铺垫,在情节上形成波澜,增强了趣味性。 D .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大陀螺和“我”的陀螺的表现形成对比。
按课文内容填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它围绕“”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

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歌他      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它      , 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诗歌它      , 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它      , 沉醉了我们躁动的心灵。

A . 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B . 似一片鲜花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如一团火焰 C .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D . 如一团火焰   若一杯美酒   若一场春雨    似一片鲜花
课内阅读。

①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②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③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

  1. (1) 文中用序号将选文分成了三层,请选择概括层意的小标题。

    A.刻苦练习
    B.提出要求
    C.取得成绩
  2. (2) 对画“____”的部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 B . 说明了纪昌练习的方法就是躺着不动,没有难度。 C . 写了纪昌躺在织布机下面两年,可见学习之劳苦。
  3. (3) 从纪昌练习眼力的做法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虽然母亲不相信,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 (2) 她坐在太阳光里。(扩写两处以上,把句子写具体)
课内阅读。

《蝴蝶的家》节选

一个女孩儿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一定是这样的。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兴   鲜艳

  2. (2) 这段话是一个小女孩对所做作出的判断。她认为蝴蝶的家是的、的和香甜的。
  3. (3) 从文段加点的三个“一定”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对自己的判断
  4. (4) 这段话将进行对比,表现出小女孩对蝴蝶的家的美好的想象。
仿写词语。

恍恍惚惚(AABB式)

      

阅读一组爱国英雄的故事,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图,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时年仅13岁,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他常放牛的山坡上,他牺牲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 (1) 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人物的一组是(   )
    A . 孔子  岳飞  杨靖字 B . 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 . 文天祥  黄继光  赵一曼
  2. (2) 阅读两则材料,可以知道王二小牺牲的日期是

    日,邱少云牺牲的日期是日。从牺牲时“年仅13岁”、“年仅26岁”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

  3. (3) 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工整抄写在横线上,并说说打动你的原因。
  4. (4) 阅读材料,再结合平时所学习的、所了解的爱国人物、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根据课文《七月的天山》内容填空。

山色    山形    溪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蝴  蝶  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bān  lán)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 (1) 写出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2. (2) 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写出来。
  3. (3) 请你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4. (4) 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5. (5) 通过读文,请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凉爽         温柔         炫耀  

胆怯         智慧         移动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ín xíng)          凶(měn měng)         (bǐ bì)

(luǎn nuǎn)生      (zǎo zhǎo)泽             (sǔ shǔ)于

按课文《观潮》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好像。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好像。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

王成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诸儿,唯戎不动。人间之,答日:“,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看拼音,写汉字。

稻田里的mài子成熟了,有许多fù女在地里弯腰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