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列有关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B . 都是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 C . 都是九一八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D . 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20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有明显史实错误的是(    )

①一对新人在酒店举行西式婚礼 ②郝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③刘先生在报纸上看到袁世凯预备元旦登基称帝④北京街道上有许多穿着旗袍的女性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占总督衙门并成立湖北军政府。到11月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这就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二次革命 C . 护国战争 D . 护法运动
到1932年,我党在城市开展的武装斗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而在广大农村已经大大小小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这说明(   )
A . 工农武装割据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B . 农村的革命斗争比城市更加容易 C . 我党放弃城市斗争转向农村革命 D . 农民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
读图回答问题

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辱,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剧巡演。如图所示是得以入选的影视剧。请你结合这些影视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 (1) 如果想按这四部影视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巡演,其正确顺序是?
  2. (2) 在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请分别说出制造这些战争的侵略国家。
  3. (3) 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屈辱的场景?(写出两例即可)
  4. (4) 在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可以展现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事件?(需列举出两例)在这些抗争中,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书写的中华民族不朽的战歌。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与品质?
1870年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厦门,同年,日本人被允许在厦门开办工厂。

98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上述战歌是什么时候的歌曲?
(2)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列举两个这个时期的战斗英雄。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其中“加快”主要表现在(    )
A . 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 B . 开始制度变革尝试 C .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 .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图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式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一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战争 C . 北伐战争 D . 人民解放战争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是(    )
A . 《青年杂志》上海 B . 《青年杂志》北京 C . 《新青年》北京大学 D . 《新青年》上海
使列强认识到“(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实际上这一日期的确定与我国近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请问该事件的时间与领导人分别是(    )
A .  1841年,关天培 B . 1839年,林则徐 C . 1842年,陈化成 D . 1851年,洪秀全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 .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 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 D .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清议报》在1900年发表时政评论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台湾抗日斗争 B . 东学党起义 C . 义和团运动 D . 戊戌政变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 主张彻底荡涤了封建旧文化旧思想的毒害 B . 要在中国建设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D . 给中国人民指名了真正的出路
新华书店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三: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理论写入了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理论是指什么思想理论?

材料四: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大会召开的时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会议内容指出该会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 (3) 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该会议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 (4) 请指出“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材料四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中共开创的什么革命道路?
  5. (5) 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
A . 黑水党起义 B . 义和团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戊戌变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