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现存较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的可信性,主要有以下意见 (  )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③正确,①②错误 B . ②正确,①③错误 C . ①③正确,②错误 D . ①②③皆错

右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京师大学堂 C . 北京大学 D . 黄埔军校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一年确定的?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3)根据材料,分析中共一大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中共二大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如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 . 谷物 B . 棉纱 C . 鸦片 D . 茶叶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也。”
材料二: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在存亡危机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必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蒋介石对中共宣言的谈话
材料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竟声称钓鱼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不断发酵。

  1. (1) 材料一中的“割台湾.偿二百兆”源于哪一屈辱条约?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2. (2) 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件“大梦唤醒”的史实。

  3. (3) 材料二中的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机之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国共两党如何共同应对这一历史事件?

  4. (4) 结合材料一二,请你为解决材料三中的钓鱼岛问题提两条建议。

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浪潮犹如排山倒海之势不可阻挡.图为当时国内某报刊刊登的重大新闻,据此判断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五四运动 C . 中共一大 D . 第一次国共合作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A . 关天培 B . 林则徐 C . 严复 D . 邓世昌
在近代历史上,日本曾割占中国台湾50年(1895--1945年),其所凭据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

A .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 .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 .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 . “百万雄狮,三路渡江”
  1933年3月,蒋介石急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北)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 
A . 南昌起义爆发 B . 全力围剿红军 C . 华北危机爆发 D . 西安事变爆发
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B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 . 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 . 李烈钧领导护国战争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重要改革(    )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中应选择的是(    )
A . 南昌起义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重庆谈判
《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写道:“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转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 (1) 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 (2) 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 (3) 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 (4) 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它创办于(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香港
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②武昌起义军胸章          ③同盟会机关刊物

材料二:

同盟会纲领

材料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搜集到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2. (2) 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同盟会纲领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和概括,使之成为什么著名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哪一主张?

  3.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 (4) 图A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5. (5) 小明同学想参观图B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 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是哪一年?

阅读后回答: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方;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割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1)“英吉利,假通商”是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2)割台湾发生在哪一年?
(3)“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发生在什么条约签订之后?
(4)上述材料形象地说明了当时我国的什么现状?
(5)对此,你有何感想?联系所学知识,请简要谈谈你心中的想法。(至少两点)

【甲午之痛】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次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惨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之兴】1954年,这个甲午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甲午之盛】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相比1894年和1954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 (1)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2) 1954年我国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之前的60年里,中国人民取得了哪几次战争的伟大胜利?

  3. (3) 你认为,“2014甲午年”中国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

  4. (4)  回顾120年的历史,中国从“甲午之痛”到“甲午之盛”,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