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这场营教(    )
A . 配合了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B . 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封锁 C . 打击了国民政府投降政策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语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你知道与材料有关的是什么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请列举这场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一个。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场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东西”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进步作用?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其依据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 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在一次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在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与这次海战相关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 . 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 . 威海卫战役 B . 广州起义 C . 镇南关起义 D . 护国战争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l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幅度

46.2%

40.6%

28.4%

16.5%

8.4%

l/3

工业下降比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953年1月1日)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处在“旧世界”的中国通过哪场运动引入机器工业?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观察材料二表格,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面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对策?
  3. (3) 材料三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我国在建国初期做了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点)
  4. (4) 当今中国正逐步走上工业强国之路,你对此有何认识?
这场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战争是(    )
A . 抗日战争 B . 北伐战争 C . 鸦片战争 D . 抗美援朝
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

A . 1918年 B . 1928年 C . 1929年 D . 1930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1. (1) 根据材料一,为扫除“这个障碍”,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该政党的领导人是谁?
  2. (2) 材料二中的划线内容代表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个方面?
  3. (3) 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②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③《青年杂志》的创办           ④公车上书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④①②
  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反对中国禁烟 B . 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 . 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 . 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根本目的是(   )
A . 改造传统的儒家思想 B . 倡导西方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C . 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 D . 反对思想领域的尊孔复古
下表是革命英雄王爷爷的复员凭证根据表中内容,可以确定造成王爷爷受伤的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上甘岭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属于反对袁世凯专权斗争的是(    )

①宋教仁组建国民党

②黄花岗起义

③“二次革命”

④护国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 “戊戌六君子”的是 (    )

A . 梁启超 B . 谭嗣同 C . 康广仁 D . 林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 (1) 指出材料二及材料三分别是哪些政治派别的主张?
  2. (2) 针对这四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在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
  3. (3) 在上面四个运动中,选出二个运动分别指出其有什么重要意义?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 慈禧的盲目自大 B . 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 .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D .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