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鸦片战争期间,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琦善 D . 邓廷桢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它使城市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  一座英雄与交通便利的城市

材料一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是新型冠状病毒的集中爆发地,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重大变迁,一部武汉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成都—— 一座智慧与诚信的城市

材料二 宋代以前,四川地区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和铁钱,沉重而携带不便。智慧的成都人发明和印刷了这种纸市。起初,它由成都的十多户大商家联合发行,可兑换、可流通。纸币携带方便、结算简单、交易顺畅,成都经济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这种纸币的出现既显示了成都人的聪明才智,更体现出成都诚信的城市品格。

——据《 四川城市精神建设研究》

华盛顿——世界唯一以人名命名的首都城市

材料三  (华盛顿)二十世纪以来建设为现代化城市,成为美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有美国国会(国会大厦)总统府(白宫人、国务院、国防部(五角大楼)等。著名的纪念建筑物有华盛顿纪念塔、林肯和杰斐逊纪念堂等。

伦敦—— 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城市

材料四  伦敦科学博物馆,是西欧规模最大、世界建立最早的大型科技博物馆。陈列内容主要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故有“工业革命博物馆”之称。——据《百科知识》刊发

材料五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湖丝,中国明清时期浙江湖州府出产的蚕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1. (1) 请举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武汉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各一个,并说明它怎样见证了中国的变迁。武汉因其发达的交通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武汉交通方面的成就一例。
  2. (2) 材料二中“这种纸币”的名称是什么? 它的发明促进了哪种经济的发展?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
  3. (3) 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角度阐述美国将首都命名为华盛顿的原因。在-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什么原则有利于美国在中国扩张其势力?中国因哪一条约被多国给“撕裂”了?二战中在华盛顿签署的什么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 (4) 在1851年世博会上英国展出的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发明应该是什么?这一发明与伦敦成为全球闻名的“雾都”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或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

A .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 解放了人们思想 C . 维护了民族尊严 D . 挽救了民族危亡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 . 浙皖起义 B . 广西起义 C . 武昌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学习西方。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辛亥革命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革命派所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20世纪中国的时代最强音。“在亚洲首创共和”的历史功绩自应彪炳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史册。

——摘编自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1. (1) 依据材料一,李鸿章为“中国欲自强”而做出的努力的一场运动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3. (3) 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4. (4) 领导辛亥革命的是哪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依据材料三说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5. (5) 从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三次探索异同点是什么?
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海军中将是(    )
A . 瓦德西 B . 西摩尔 C . 华尔 D . 伊藤

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 B . 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 C . 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 D . 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
近代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日记中有误的是(    )

怀特:1842年底我到上海做生意

詹姆斯:1845年我向清政府申请在天津开办了工厂

约翰:1858年我们的商船可以进入中国长江下游地区

奥托:1860年我们与法国军人一起冲进夏宫,我拿了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A . 怀特 B . 詹姆斯 C . 约翰 D . 奥托
如图的《时局图》形象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瓜分的内外局势。这一时局的出现和哪一事件有关(   )

A . 《南京条约》签订 B . 《北京条约》签订 C . 《马关条约》签订 D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某驴友组织想去实地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非洲 B . 美洲 C . 亚洲 D . 欧洲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A . 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 .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 . 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 . 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图所示的地理位置在党的历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

A . 在上海,党领导的五四运动点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 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走向农村的标志 C . 遵义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见证 D . 北京成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象征
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  )

A . 日本 B . 德国 C . 英国 D . 美国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维护民族利益    ④反对协定关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回答下面问题

  1. (1)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抗日根据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2. (2) 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八路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 . 都极大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 . 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 . 都有巨大赔款 D . 都是列强逼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9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有关部门打算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应定在(     )
A . 南昌 B . 南京 C . 武昌 D . 上海
民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与歌词反映的时期一致的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飞夺泸定桥 C . 百团大战 D . 挺进大别山
胡老师上历史活动课,准备了如下四幅图,你觉得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日军占领沈阳     守卫卢沟桥的国民党二十九军    台儿庄战役   侵华日军递交投降书

A . 近代化的探索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