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解放战争时期,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十一届三中全会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 中共三大 B . 瓦窑堡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遵义会议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说道:“晚清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五十年。”这表明他认为(    )
A . 杰出人物对历史走向有决定作用 B . 洋务运动起自救改革的作用 C . 晚清的灭亡存在历史的必然性 D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抗争精神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材料中的这场运动主张(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维新 C . 民主共和 D . “民主”“科学”
1936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依据是(   )

A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 . 中国的土地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C . 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剧 D . 长征取得了完全胜利
读材料并简答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去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夺回那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夺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1. (1) 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
  2. (2)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3. (3) 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既是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个城市(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汕头 D . 厦门
1940年,国民党和伪军不断散布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军”的谣言,但是谣言没传多久,就被一场战役的枪炮声给粉碎。这场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这场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平型关大捷 C . 百团大战 D . 淞沪会战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A . 公车上书 B . 强学会成立 C . 《万国公报》创办 D . 保国会成立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然而日本屡次错误的选择,为中日两国人民、两国关系发展带来了伤害、蒙上了阴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经的选择】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摘编自《村山谈话》

【现在的选择】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与此同时,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出于“国会事务”考虑为由,拒绝出席“9•3”纪念活动,且其任内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摘编自新华网

【未来的选择】

  1. (1) “国策有错误”之下,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2. (2) 面对日本错误国策之下的错误之举,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选择?请简单评析中国政府的这一选择。

  3. (3) 结合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你认为日本首相是否应来参加“9•3”纪念活动?为什么?

    我们应该铭记在心的是,回顾过去,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展望未来,不要走错人类社会通往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4. (4) 若要“不走错人类社会通往和平与繁荣的道路”,你认为日本政府首先要做到什么?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边示意图。示意图不能说明(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 .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有回忆录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
A .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 .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贺龙元帅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   )
A . 指挥北伐战争 B . 领导南昌起义 C . 发动秋收起义 D . 带领八路军抗日
规定“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934年10月,红军从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探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回答相关问题。
  1. (1) 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哪一军校?该军校创办的历史意义?
  2. (2)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主要讨伐三大军阀的代表人物是谁?
  3. (3) 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哪两个省份?
  4. (4)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最终结果如何?
  5. (5) 北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
A . 辛亥革命的成果 B . 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 . 维新变法的成果 D . 国共合作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

A .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 .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 .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 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