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发掘抗日战争留下的宝贵战略遗产和历久弥新的历史启迪,尤其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获取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坚定“四个自信”,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从历史使命和时代方位来看,确立“十四年抗战”恰逢其时。
——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三:(抗战爆发红军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总共只有五六万人。)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和人民战争路线。在抗日战争中,中共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发展到260多万人。
——摘编自《五个“绝不答应”是和平正义的时代强音》
材料四: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1905年他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并担任该组织的总理。1911年成立临时中央政府,他担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他以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此后中国民族经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说出其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