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
A . 西晋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元朝
下图是目前我国落后地区仍然使用的犁耕方式。历史上农业使用牛耕不晚于(    )

图片_x0020_670930670

A . 商周时期 B . 西周时期 C . 春秋末期 D .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中国传统医学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名医不仅善长治病,还注重健康保健,其中一位模仿虎、熊等五种动物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这位名医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张衡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劾,处以重刑”。这个“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
A . 强化皇帝权力 B . 限制丞相权力 C . 巩固边疆地区 D . 扩大地方权力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 .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 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 .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如图是一个水利工程示意图,它依自然水势而建,属世界遗产,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住8.0级的地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的名称叫

  1. (1) 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位于哪条河流上?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什么美称?

  2. (2) 它是在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3. (3) 这项水利工程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他“礼贤下士,德政赖明良。葵丘会,一匡天下,霸气世无双。”他是春秋争霸时期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 晋文公 B . 齐桓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人物)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人物)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他经过漫长的路途,从遥远的国度而来;他经过商、做过官,但一切都不如他的口述著作重要。在这部著作中,他描述了东方的繁荣富庶。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伊本•白图泰 C . 郑和 D . 马可•波罗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在这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
A . 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B .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获得成功 C . 注意总结经验,改进工具 D . 农民懂得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   )
A . 云南王 B . 怀仁可汗 C . 松赞干布 D . 渤海郡王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    )

A . 黄巾起义 B . 玄武门之变 C . 安史之乱 D . 陈桥兵变
如图是博物馆所藏三枚印章,它们所管理的共同区域是今(    )
A . 东北地区 B . 新疆 C . 西藏 D . 台湾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材料说的是商鞅变法的(    )
A . 发生背景 B . 具体内容 C . 实施过程 D . 成功原因
如下图是我国远古时代一位杰出的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l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 . 黄帝 B . C . D .
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①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②文成公主嫁入吐蕃

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④设置驻藏大臣

A . ①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③
读下列材料: 36年,有诏曰:“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第二年,又有诏曰:“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

请回答:

  1. (1) 此诏是谁发出的?主要针对哪些地区?
  2. (2) 它体现了皇帝的什么思想?
《左传》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反映了(    )

A . 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部落之间的战争 B . 大禹治水 C . 夏朝设置了监狱 D . 夏朝为镇压奴隶反抗,而制定了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