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的是(    )
A . 奖励军功 B . 颁布均田令 C .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 .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      )  
A . 楚庄王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宋襄公
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 铁钱 B . 铜钱 C . 交子 D . 会子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世民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 . 《汉武一统》 B . 《贞观之治》 C . 《三国鼎立》 D . 《康乾盛世》
作为宋代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有效地防止了大将夺取皇权,地方威胁中央集权的现象,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吸引知识分子参政,使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如宋朝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教育家,编撰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丛书。

    “重文轻武”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弊端。一是由于武人地位低下,尚武之风衰微,这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不利的。二是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一些文官不懂军事,却担当统帅,往往出现指挥失误。武将有指挥才能,却受到猜忌和各方牵制,无法发挥作用。三是大量选拔文人做官,官俸的增加给国家财政和老百姓带来很大负担。

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及表现。
  2. (2) 根据以上材料简评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 . 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 . 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 . 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 .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原始人类中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

A . 北京人 B . 蓝田人 C . 元谋人 D . 山顶洞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忽必烈 D . 铁木真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 . 漳州 B . 宁波 C . 云台 D . 广州
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

A . 大禹 B . 炎帝 C . 黄帝 D . 蚩尤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
A . 唐朝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 .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 . 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请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图片中的人物充实各篇章。
(2)选一代表,简介其贡献。
(3)世人感叹于他们的杰作,世界感谢他们的贡献,任何时代都需要像他们一样的人物的支撑,一个国家应如何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恩格斯曾经说过:在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的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是(  )

A . 指南针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造纸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近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  )

A . 秦兵马俑 B . 书法和绘画 C . 祖冲之的圆周率 D . 石窟艺术
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
A . 常服“麻沸散” B . 望、闻、问、切 C . 演练“五禽戏” D . 病了就做手术
倭寇包括(  )
①日本武士 ②日本商人 ③海盗 ④中国沿海奸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下图为宜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 海外贸易的兴盛 C . 民族矛盾的缓和 D . 民族文化的交融
下列关于河姆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 B . 会制造陶器和玉器 C . 会建造混凝土水井 D . 会雕刻技术,会使用天然漆
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活、生产特征的是(   )
A . 使用打制石器 B . 使用火烧烤食物 C . 使用磨制石器 D . 过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施琅曾说:“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水固边囿”。据此,清政府1885年制定的对台措施是(   )
A . 设立澎湖巡检司 B . 设置台湾府 C . 设立都护府 D . 设立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