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 . 通电时会发出有颜色的光 C . 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D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水 B . O2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C . 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且等质量的铁粉、锌粉 D .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卫生部最新规定:2011年5月l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A . B . C . D .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2”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単位正电荷 B . 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 . 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D . 2N中的“2”表示两个氮元素
下列选项中除杂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KCl

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

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蒸发

C

Cu

CuO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C .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粗盐提纯 B . 葡萄酿酒 C . 冰雪融化  D . 酒精挥发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常见的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装置J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物理性质,且气体应从导管(填“c”或“d”)端通入。
  3. (3) D、E、F的实验中:

    ①装置E中蜡烛熄灭,同时装置F中溶液变浑浊,则装置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从G、H、I中选择收集D产生的气体,可选择的装置有

    ②若实验时装置E中蜡烛燃烧更旺,装置D中实验室制备该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装置D中小试管的作用是(填序号)。

    a.打开或关闭K时,可以使装置D中的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形成液封,防止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且节约药品

    ④实验结束后,要将F中的混合物变得澄清,可用的方法有(填序号)。

    a.将混合物过滤             b.向其中加肥皂水          c.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B . 使用试管夹时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D . 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是混合物 B . 该变化可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 汞由汞分子构成 D .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所以氧原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请使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氮原子
  2. (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3) 璀璨夺目的钻石
  4. (4) 氯化钠中的阴离子
  5. (5) 能够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污染物是
20℃时,在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7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表

溶液温度/℃

20

30

40

50

60

剩余固体质量g

38.4

24.2

6.1

0

0

  1. (1)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 (2) 30℃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0.1%)。
  3. (3) 温度从50℃升高到60℃过程中,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填字母)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4. (4) 将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有(填字母)。

    a.升温  b.降温  c.加适量硝酸钾  d.加适量水  c.恒温蒸发水

  5. (5) 某同学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时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字母)。
    A . 将硝酸钾研碎 B . 用热水溶解 C . 多加一些水 D . 用玻璃棒搅拌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石墨用于铅笔芯 B . 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C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 . 用金刚石做钻头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鲜牛奶变质 B . 铁制品生锈 C . 水果榨成汁 D . 葡萄酿成酒
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连花清瘟中所含的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连翘酚(化学式为C15H18O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连翘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连翘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0 C . 连翘酚分子由40个原子构成 D . 连翘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元素周期表已被填满,如图是 (à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是118号元素 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g D . O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

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AgNO3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滤渣中一定含有FeAg

滤渣中一定含有FeMg

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

滤液一定是浅绿色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以下是某兴趣小组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小亮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填大于等于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      (填)。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探究: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静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他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A.园林喷灌、滴灌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口杯接水刷牙          D.用流动水为西瓜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