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4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精想三是不合理的,你的理由是:。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实验方案 |
测溶液的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①实验操作中的不正确是把pH试纸伸入待测液体中;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①在I级处理池的入口处,设有筛网式栏栅,该栏栅所起的作用是.
②Ⅱ级处理池主要是处理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的吸附剂是.
③可用检验Ⅲ级处理池排放的水为硬水或软水.若为硬水,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④请你提出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
(2)B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得出水由 组成;
(3)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4)根据D实验中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金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A.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
B.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
C.过滤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开始收集
E.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底留少量的水
F.托盘天平称量22.5g药品,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中加药品
(3)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操作是 .
A.红磷量过多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D.点燃红磷后深入太慢
(4)过滤,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如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
A. B. .
在 Cu(NO 3 ) 2 、 Al(NO 3 ) 3 和 AgNO 3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没有
A . Cu B . Al C . Ag D . Fe
以前很多浴池用煤球给水加热,现在用煤做成蜂窝状,目的是( )
A.降低煤的着火点
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D.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可溶性碱,具有碱的通性)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2,以净化空气。若载人宇宙飞船内每名宇航员平均每天呼出的CO2为550升,请回答:
(1)每天吸收一位宇航员呼出的CO2需氢氧化锂多少克?(列式计算,计算时CO2密度以ρ=2.0 g·L-1计)
(2)载人宇宙飞船使用的过滤网内选用氢氧化锂,而不用价格更便宜的氢氧化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A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原因是?答: 。
(3)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是 (写出一点即可)。
在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