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用一支30mL的试管给液体加热,最多只能取(   )
A . 1~2mL B . 5mL C . 10 mL D . 20mL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 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B . 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 . Ca(OH)2溶液可区分CO和CO2 D . 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 . 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被霉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化学式为C17H12O6 , 人类的某些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黄曲霉素属于化合物 B . 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黄曲霉素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D . 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8
                               
  1. (1) 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②镁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

    ③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为

  2. (2) 现有A.碳酸氢钠;B.氯化钠;C.石墨;D.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标号)。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②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④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的是


多吃油炸食物对健康不利,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等 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丙烯醛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7

A . 丙烯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丙烯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1 C . 丙烯醛分子中含有三个碳原子 D . 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
实验室中各种不同仪器,可以组装成多种不同的装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G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请从上图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用接口处字母填写).要证明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填“H”或“I”)装置操作效果更好.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填装置编号),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则需要在试管口处放,防止堵塞导管,实验室常用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O2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学习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 (1) (猜想)I、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O2 ,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图片_x0020_1229030646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③现象

    步城⑥结果

    步骤⑦的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I、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 (2) 步骤①的目的是
  3. (3) 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合(带铁圈)、漏斗、烧杯、
  4. (4) 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并完成实验)

I、将 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II、将 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III、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III中X的值应为;将实验I和III比较可证明

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氯酸钾混合加热, 现象与实验III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 II 和 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

(提出问题)②双氧水分解速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 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 O2 体积

1

50.0g

1%

0.1g

9mL

2

50.0g

2%

0.1g

16mL

3

50.0g

4%

0.1g

31mL

本实验中,测量 O2 体积的装置是(填编号)。

图片_x0020_100009

(结论)根据上表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

如图所示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铁丝无变化 B . 试管内的液面高度无变化 C . 铁丝逐渐消失 D . 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 Cu+ CO2 , H2+CuO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 (1) 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
  2. (2) 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 (3) 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4. (4) 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以下物质中碳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是(    )
A . 金刚石 B . 石墨 C . 碳-60 D . 干冰
“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 (1) 月壤含大量的SO2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

    ①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下图为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氦-3原子和氦-4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理由是

  2. (2) 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①相同条件下,火星大气密度(填“>”、“=”或“<”)空气密度。

    ②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用来检验。

    ③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合理的是(填序号)。

    a、将火星上的N2与O2反应生成水              b、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3. (3) 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对航天员身体造成影响,航天饮食中必须含有足够的钙、铁等元素。缺钙会导致(填“贫血症”或“骨骼疏松”),铁元素属于人体必须的(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宇航服中的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航天员的生命,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充分反应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过滤,结果得到滤渣A和无色滤液B。

  1. (1) 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
  2. (2) 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 (3) 设计实验探究滤渣A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A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银、铜、铁、铝四种金属中,只有铝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作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I:银、铜

    猜想Ⅱ:银、铜、铁

    猜想Ⅲ:银、铜、铁、铝。

    (分析思考)猜想Ⅰ一定错误,原因是

  4. (4) (进行实验)取两份滤渣样品进行实验:

    样品

    加入试剂

    现象

    第一份样品

    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浅绿色

    第二份样品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b

    (作出判断)如果现象b为“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则猜想成立;

  5. (5) (总结提升)通过本题的解答过程,你认为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有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如图一所示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图片_x0020_100027

  1. (1) 量取10mL液体需要的仪器是(镇字母序号)。
  2. (2) 实验室若要加热50mL的蒸馏水,所需仪器除酒精灯外,还需要图一中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还缺少的仪器是
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 . 氯化钠 B . 火碱 C . 浓盐酸 D . 生石灰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MN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

4

6

84

4

反应后质量

待测

15

0

57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 . 物质X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X 的质量为22 D . 该反应中XYMN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84:57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uOH2CuO+H2O  BMg+CuSO4=MgSO4+Cu

CHCl+NH3=NH4Cl DH2SO4+BaCl2=BaSO4↓+2HCl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