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K+、H+ B . Ca2+、Na+ C . Fe3+、OH、Cl D . Ba2+、K+
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打开瓶盖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并运用如图1实验装置,借助氧气传感器探头采集数据,再经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来探究微粒的运动。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打开充满氧气的塑料瓶瓶盖,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塑料瓶瓶口,木条复燃 B . NP段和MN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氧分子运动加快 C . 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 D . Q点氧气浓度最低,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C 能够还原 Fe2O3 生成 Fe,故 C 也能够还原 CuO 生成 Cu B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C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实验室制取3.2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多少克?

下列有关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

生石灰

作建筑材料

B

石灰石

CaO

氧化物

作干燥剂

C

小苏打

NaHCO3

治疗胃酸过多

D

纯碱

Na2CO3

用于玻璃,造纸等生产

A . A B . B C . C D . D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 (1)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2. (2) 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菜篮子”工程是民生工程。下列行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 . 在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B . 种植蔬菜时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C . 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以延长其保质期 D . 霉变的食品要经过高温消毒后才能食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水制取氢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气 B . 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C . 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 . 我国水资源丰富,可以任意使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 取牵牛花在研钵中捣烂,加入水浸泡,可制得指示剂 C .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 D .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农业上用适量的氢氧化钠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 B . 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杀菌剂 C . 常用白醋除去铁锈 D . 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得精盐潮湿会使产率偏低 B . ④操作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 . 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③ D .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 . 间隔增大 B . 质量增大 C . 体积增大 D . 个数增多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 (1) “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 维生素C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宝石的成分复杂,有一类宝石中含有Al2O3 , 其中Al的化合价是
  2. (2)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

    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图所利用的新能源的是

    ③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B . 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C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D .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水能够吸收有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二可知,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
2+5价的磷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
3)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
4)实验室用于制取氧气的紫红色物质______
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6)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

全国各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宽敞的马路两旁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太阳能路灯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  (填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离子

2)蓄电池白天将  能转化为  能储存,晚上把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3)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

4)灯柱材料用铝合金制成,欲探究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小华同学设计了两种铜盐溶液分别与金属铝片(经打磨后)的反应.

实验一:4mL 8%CuSO4溶液

实验二:4mL 8%CuCl2溶液

实验现象

短时间无变化,数小时后铝片上仅有少量红色斑点出现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铝片上迅速有一层暗红色物质出现

I、实验一中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实验二中产生的气体经检验有爆鸣声,该气体为  ,还在铝片表面观察到蓝色絮状沉淀物,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化学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矿泉水”变成“牛奶”、“雪碧”和“红酒”。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实际是石灰水,加入液体A后出现白色浑浊,形似牛奶,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牛奶”中加入B,有大量气泡产生,变成雪碧,则B物质是      ,该过程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是一种紫色的溶液,滴入“雪碧”中变为红色,则C溶液是________

已知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某实验小组在含一定量Ca(OH)2的石灰水中通入CO2,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石灰水中刚通入CO2时的化学方程式                          

2)请描述整个实验过程的实验现象                  

3)通CO2气体前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为           g

4)至少通入CO2气体质量                g时溶液的质量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质量的最大值(不考虑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汞    D.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