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5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 (1) 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填序号,下同);
  2. (2) 溶液变不变色的孔穴有
  3. (3) 孔穴5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 ;
  4. (4) 向孔穴2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判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现象是
  5. (5) 若向孔穴4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各种新型传感器的使用,使部分化学实验的数据采集更准确,并且能够在电脑上直观的显示出来。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氧气浓度传感器放入集气瓶内,点燃蜡烛后在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所得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 整个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减少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 把一定质量的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 C . 电解水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 B . 表示发生的反应为: C . 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 表示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必需有;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前,应先检查

  2. (2) 在实验过程中加入饱和石灰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为探究上述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成分,甲同学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滴加盐酸前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滴加盐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G为红色固体,C为气体肥料,D是一种钠盐,I为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C的化学式为
  2. (2) 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D→E属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入氧气中的氮气

通过炽热的铜网

B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汽凝结    B . 粮食酿酒    C . 切分蛋糕    D . 铁杵磨针
如下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进行操作a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1. (1) 进行的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符号)。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的使用增加了产物的质量 B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 . 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用催化剂促进有害气体的转化

 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1. (1) 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 (2)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有(填序号)

  3. (3)

    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②NH4HCO3(固)NH3↑+CO2↑+H2O
    ③CaO(固)+NH3·H2O(浓)=NH3↑+Ca(OH)2(浓氨水有挥发性)
    我将选择反应 (只写一个,填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我选择 (填序号)来作为NH3发生装置,我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近几年,煤矿瓦斯爆炸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瓦斯已成为导致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

  (1)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填序号)

 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 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D.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为了防止煤矿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                            

4)通过学习可知: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加以说明:                                                   

                                                                            

.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 
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漆                                       D. 迅速大量的开采金属矿藏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菜品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_____ (填序号)。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3)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是_____(选填聚乙烯聚氯乙烯)。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_____

5)燃气灶具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应_____(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经测定某含有CO两种元素的混合气体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混合物中

A.一定有CO2       B.一定有CO        C.一定有O2      D.一定有COCO

 哈尔滨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可有时会  看到如图所示的景象。

             (1) 请结合右图说出你的感受

                                                    

     (2) 对此情况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雨后彩虹 B.彩色图画 C.夜晚霓虹灯   D.节日焰火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