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成分 | 蛋白质 | 油脂 | 糖类 | 水和维生素B族等 |
质量分数 | 约10% | 约5% | 约80% | 约5% |
①无机物 ②有机物
A 火柴梗着火点低
B 火柴梗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小
C 空气中氧气不足
D 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制品却不易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 ;
(2)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傍晚下班前,工人师傅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沙土,以便第二天再用,其原因是________ .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铜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1)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B物质自行确定)________。两种方案相比较,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甲方案明显的一个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黑色铜丝网,则回收的铜丝网a的质量________(填“<”、“>”、“=”)铜丝网b的质量。
某同学配制50 g 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需称取氧化钠__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蜡烛成灰 C.木已成舟 D.铁杵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