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B图中物质的化学式;C图中一共有种分子。
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标号).
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编号 | 事实 | 结论 |
A |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B | 某物质可以导电 |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 |
C |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 |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8 |
D |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①实验Ⅰ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烧杯罩着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可能会观察到烧杯内壁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观察到有燃烧现象,说明石蜡熔点低
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烛芯点燃的缘故
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是固体石蜡小颗粒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浓度 | H2O2溶液质量 | 温度 | MnO2质量 |
① | 5% | 12g | 20℃ | 0.2g |
② | 30% | 12g | 20℃ | 0.2g |
③ | 30% | 12g | 40℃ | 无 |
④ | 30% | 12g | 90℃ | 无 |
若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哪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对照( )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空气组分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推理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0~40s 蜡烛燃烧生成 CO 和 CO 2 混合气体
B .曲线 ① 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
C . 40s 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3)D中x=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不纯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锌粒样品,并取稀硫酸800g,平均分成4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结果如下:
实验 | 1 | 2 | 3 | 4 |
加入样品是质量/g | 6.5 | 13 | 19.5 | 26 |
生成H2的质量/g | 0.16 | 0.32 | 0.40 | m |
(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 ;
(2)试计算这种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