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的是(   )
A . 木炭 B . 红磷 C . 氢气 D . 甲烷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之一,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该装置既不可用于制取氧气,也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 B .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导管口一有气泡产生即刻收集 C . 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 . 当气泡从瓶口逸出时,表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1. (1) 图1是几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写出B图中物质的化学式;C图中一共有种分子。

  2. (2) 在一定的条件下,图A和B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2所示,则 ?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该反应属于哪一基本反应类型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生铁 C . 氧气 D . 海水
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17mL则实际体积为(   )
A . 等于17 mL B . 大于17 mL C . 小于17 mL D . 无法确定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 (1) 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标号).

  3. (3) 从变化角度: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4. (4)

    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 (5) 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填标号).

    A .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光合作用  C . 汽油挥发  D . 铁丝弯曲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 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必须要清洗后再放回原瓶
微观粒子构成宏观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B . 汞由汞原子构成 C . 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D .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为建设美丽南昌,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 . 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 . 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雾霾天气 D . 废旧电池填埋处理
请完成下列实验。

  1. (1) 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上图中选用A、F、G与(填序号)组合;若使用的固体试剂是石灰石,则液体试剂应该使用(选填“稀硫酸”“稀盐酸”)。
  3. (3) 实验室选用图中仪器A作为反应容器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检验仪器C中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

C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8

D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做玻璃刀﹣﹣金刚石硬度大 B . 石墨做电池电极﹣﹣石墨很软 C . 不锈钢做水壶﹣﹣不锈钢有导热性 D .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

①实验Ⅰ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烧杯罩着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可能会观察到烧杯内壁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观察到有燃烧现象,说明石蜡熔点低

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烛芯点燃的缘故

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是固体石蜡小颗粒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二个 B . 三个 C . 四个 D . 五个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B .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C .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于急救病人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质量

温度

MnO2质量

5%

12g

20℃

0.2g

30%

12g

20℃

0.2g

30%

12g

40℃

30%

12g

90℃

若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哪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对照(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②和④
下列灭火的措施和原理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釜底抽薪,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B . 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是为了移除可燃物 C . 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D . 利用沙土灭火,是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空气组分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推理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0~40s 蜡烛燃烧生成 CO CO 2 混合气体

B .曲线 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

C 40s 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3Dx=  

4A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不纯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锌粒样品,并取稀硫酸800g,平均分成4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是质量/g

6.5

13

19.5

26

生成H2的质量/g

0.16

0.32

0.40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    

2)试计算这种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