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叙述的用途中,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的是

A . 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 B .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C . 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 . 用氮气制硝酸和氮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振荡试管 C . 检查气密性 D . 取用液体
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g B .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 . 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 5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 , 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50%
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6    B . +4    C . +2    D . -2
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350mL,实验时先在集气瓶中加入50 mL水。

   

  1. (1) 装置连接好后,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
  2. (2)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说明实验成功。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
  4. (4)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 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行车链条涂油可防锈 B . 印染厂的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行处理 C . 健康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0.9﹣1.5 D . 硝酸铵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仪器名称是
  2. (2)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3. (3)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一氧化氮+氧气→二氧化氮,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4. (4)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以下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是0.03% B . 两个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 C . 正常雨水的pH约为7 D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值=1/2
从H、C、O、S、Cu、Na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按下列要求填空:
  1. (1) 两个氢分子
  2. (2) 最简单的有机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3. (3) 配制波尔多液的一种盐的化学式
  4. (4) 含10个电子的原子团阴离子
  5. (5) 有黑色固体氧化物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6. (6) 电解硫酸钠的稀溶液发生的反应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也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请将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写在横线上。
  1. (1)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2. (2) 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3. (3)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别人
  4. (4) 将锌粒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量取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过滤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熄灭酒精灯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加热液体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

16.25

40

12.50

60

m

80

5.00

100

n


 

请细心观查表格和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次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毕;
  2. (2) 表格中m= g,n=g;
  3. (3)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 .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D .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 <””>”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 (2) 若乙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提纯乙常采用的方法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 (3) 欲使甲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填一种即可)。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
A . 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    B . 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C . 一定是纯净物    D . 一定是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端午节前,质监部门对市场上的粽叶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有些颜色翠绿的粽叶是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的,人吃了用这种粽叶包的粽子,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硫酸铜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农药。可见,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于人类,反之则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以塑料为例,谈谈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只答三点,必须体现利与弊两方面)。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深洞,打算进去看看,但洞内很黑,有人提议用手电筒照明,有人说用火把照明。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赞同哪种提议?请阐述理由。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C.熄灭蜡烛,可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成分是一氧化碳气体

D蜡烛能够燃烧,说明蜡烛具有可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