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某学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每种方案所用试剂如下,你认为其中不可行的方案是(   )

A . Cu、Ag、FeSO4溶液 B . Fe、Ag、CuSO4溶液 C . 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 . 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下列检验和区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B . 用盐酸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混有熟石灰 C . 用水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D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218164721 称量固体 B . 图片_x0020_1396905542 加热液体 C . 图片_x0020_1207841077 燃烧固体 D . 图片_x0020_1632473956 鼻闻气味
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B . 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D . 20℃时,18gA物质溶解在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此温度下其溶解度为36g
化学用语的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化学用语的叙述或使用正确的是(   )
A . ﹣﹣亚硫酸中硫元素显+4价 B . 4H﹣﹣4个氢元素 C . 镁离子﹣﹣Mg+2 D . 氧化亚铁﹣﹣Fe3O4
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纯碱”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 . 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 . 用纯碱可除去表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①④⑤ C . ④②①③⑤ D . ④①②⑤③
厨房中清洗餐具时用到了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生活中还可用于除去油污的物质有(填一种即可)。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 . 金刚石作装饰品 C . 铜丝作导线 D . 氢气作高能燃料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2. (2) 小明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3. (3) 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4. (4)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后回答问题: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A . 氧化剂 B . 反应物 C . 催化剂 D . 生成物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葡萄酿酒 B . 钢铁生锈 C . 海水晒盐 D . 呼吸作用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 (1) 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测量其溶液的pH时,应该用,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 (2)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杀灭某些害虫.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填元素符号).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能源与环境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C.物质的鉴别

D.营养与健康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牛奶保鲜——加大量防腐剂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 (2) 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 g.
  3. (3) 在t2℃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
  4. (4) 将含有甲、乙两溶质的饱各溶液由t1℃升到2℃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体物质是
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转移.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 mL(从10、50、100中选取)的量筒.最后将碳酸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填序号).

    A.30g        B.10%         C.Na2CO3溶液

  2. (2) 测定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50g Ba(OH)2溶液,逐滴滴加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中,测得产生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点燃酒精灯    B . 图片_x0020_100006 气体验满 C . 图片_x0020_100007 取固体药品    D . 图片_x0020_100008 闻气体气妹
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资料: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H2O=Ca(OH)2 , 反应为放热反应)(   )

图片_x0020_1462634990

A . 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的变化 B . b图烧杯中的水不仅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热量,还可以使白磷隔绝空气 C . c图集气瓶中的水可用来排尽其中的空气并可用来观察H2何时收满 D . d图集气瓶中的水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该反应可能为 2H2 + O2 2H2O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8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2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8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要求书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