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某活动小组进行了制取氧气的实验收集到一瓶氧气,活动小组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图片_x0020_1911893462

  1. (1)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示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2. (2)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结果(填 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1. (1) (一)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a.A物质的化学式为

    b.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c.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d.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2. (2) (二)请将上述有关铁的知识网络图按要求修改,并画在右面的方框中改图.

    a.要求:将铁换成二氧化碳,删除点燃条件,翻转③④的反应箭头

    b.若B为氧化物,其化学式可能为

    c.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冶炼是把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如炼铜的方法有:
  1. (1) 湿法炼铜:(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是利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2. (2) 干法炼铜:CO+CuO Cu+CO2 , 这是利用CO的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小麦酿酒 B . 苹果腐烂 C . 冰雪融化 D . 鲜奶变酸
以下事例主要用于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
A . B . C . D .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 (1) 三个水分子
  2. (2) -2价的硫元素
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欲将细口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 . 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B . 试管稍微倾斜 C . 标签朝向手心 D . 瓶口紧挨试管口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 , 杂质不含硫元素)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黄铁矿中FeS2含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①4FeS2+11O2 2Fe2O3+8SO2 ②Na2SO3+H2O2=Na2SO4+H2O

③Na2SO4+BaCl2=BaSO4+2NaCl           ④Na2CO3+BaCl2=BaCO3+2NaCl

【实验探究】

Ⅰ.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2处理

  1. (1) 【问题讨论】Ⅰ中装置中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2. (2) 【含量测定】①Ⅱ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填物质的化学式).

    ②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 (3) 【交流反思】①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Ⅱ中证明所加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4. (4) 【拓展应用】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①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稀释时,应将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

    ②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SO2可做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B实验用玻璃棒引流的目的是
  3. (3) C中热水的作用是。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得出的结论是
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l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 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 . 丙属于氧化物
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B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C . 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所以分解时才能产生氧气 D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一干冷的玻片置于试管口上方

 ________

固体中含有水

②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________

固体中含Fe2O3

③  

收集步骤试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

有爆鸣声

固体中含有________

④  

将上面反映后的混合液过滤

有黑色固体

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表达: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取2枚未生锈的铁钉,一枚部分浸入蒸馏水、另一枚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________   

(1)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HPO4      BK2SO4             CNH4NO3           DNH4Cl

用物质名称填空.

(1)燃烧时发热量高,无污染的气体是  

(2)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实验室是否收集满的气体是  

(3)固体可用做致冷剂,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4)冬天取暖时,易导致煤气中毒的气体是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  (用接口字母和“→”表示).(注: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应选择  来作发生装置.

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与酒精灯有关的问题。

1)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加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绝对禁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_________灭,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灭。

2)化学实验室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境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酸·碱或盐)

【查阅资料】

     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INaOHNa2C03NaHC03

     Na2C03NaHC0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I

NaOH

Na2C03

NaHC0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

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猜想与实验】

这瓶试剂①可能是      溶液;②可能是NaOH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 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      

A.方法正确,pH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pH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pH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pH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产生气泡

猜想①正确

步骤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产生白色沉淀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除Na2C03外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并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

既含Na2C0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