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 . (A+B-C)克 B . (A-B-C)克 C . (A+B+C)克 D . (A+C)克
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丙烯菊酯(化学式: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其中第6小题要有计算步骤)

  1. (1) 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有密切的联系.
  2. (2) 丙烯菊酯由种元素组成,一个该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3. (3) 丙烯菊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 (4) 求C19H26O3碳氢原子个数比是
  5. (5) 求C19H26O3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6. (6) 求C19H26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我能写出下列各题的化学用语:
  1. (1) 干冰
  2. (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 (3) 正三价的铁的氧化物:
  4. (4) 氧化铜中铜元素显正二价:
  5. (5) 2个硫酸根离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应当合理膳食,不挑食,不拣食 B . 近期我国某些城市PM2.5爆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 . 若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酸碱度,测量结果将会偏小 D . 可以通过测量当地雨水的pH,了解当地空气的污染情况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 (1) 氧气
  2. (2) 四氧化三铁
                    
  1. (1) 实验室利用 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根据实验要求和可供选择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②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上图中的B、C、E、F、H、K、M、N、O和;H与M连接时,需要先将M,再将M插入H中。

    ③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

    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瓶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2. (2)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部分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甲图所示: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置

    ②根据实验装置乙图所示: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图乙中是用法收集氧气;该反应的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③根据丙图所示: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方法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放在桌上,原因是

  3. (3) 若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 (1) 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2. (2) 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

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

B

HCl、H2SO4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H+

C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结构不同

D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

A . A B . B C . C D . D
电解水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电解水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 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C . 此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 . “1”管中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镁带燃烧 B . 海水晒盐 C . 粉笔折断 D . 干冰升华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 , 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g.
  2. (2) 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
  3. (3) 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叩醛,其微观反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

A . 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 .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 CO2+H2O
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称量氯化钠所用的仪器是(填名称);
  2. (2)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数字序号);
  4. (4) 如果前面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其原因可能有       
    A . 量筒读数时,视线低于液面 B . 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 C . 配制时烧杯不干燥 D . 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5. (5) 若将配制好的50g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一定量的水时所用到的仪器是(填名称);加水的质量为 g.
如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真真同学用装置A、G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实验室制取H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常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使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的优点是

     

  3. (3) 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装置F中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真真同学按照右图装置做实验探究:装置H、I中加入的饱和NaHCO3溶液,若将气体通过H、I后,再通过装置J中的澄清石灰水则变浑浊了;则原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的原因是

     

  4. (4) 实验室用氧化钙固体和浓氨水制取较多氨气(NH3),则发生装置选用(填写“A”或“B”)装置。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它是一种结晶水合物。

①取少量胆矾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现象为

求 0.02mol 胆矾完全反应后,蒸发皿中剩余的固体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测量 t℃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I  称量空蒸发皿的质量(m1g)。

II取一定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于蒸发皿中,称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与蒸发皿的质量(m2g)。

III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直至蒸发皿中固体完全变白。

IV待蒸发皿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剩余固体与蒸发皿的质量(m3g)。实验结果及 CuSO4 的溶解度如表:

 

t

m1

m2

m3

实验数据

18℃

36.7g

97.1g

47.1g

温度(℃)

10

20

CuSO4 的溶解度(g/100g 水)

17.4

20.7

           

上述实验方案与结果是否合理,若合理,请计算该饱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若不合理,请阐述你的理由

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 - 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填符号)。 
  2. (2)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3. (3) 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用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 (1) 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 (2) 酒精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原因是
  3. (3) 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
  4. (4)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60g铁、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蒸干得到156g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A.2.0g B.3.0g C.4.0g D.无法计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某同学用量筒量取8.0ml的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量水的体积小于8.0ml

化学实验中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很多,请用两种方法验证Fe、Cu、Ag的活动性顺序(只需写出所需试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