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B .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C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条是我国人民早餐的食谱之一,但是在制作油条中,往往加入含有铝元素的明矾,给人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铝(Al)的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是2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铝元素为金属元素 B . 铝原子的质量为27g C . 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D . 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4
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
  2. (2) M点的含义
  3. (3) 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4. (4) 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称量固体 B . 量取液体 C . 过滤 D . 蒸发
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 . 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 . 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 .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利用下图所示的杠杆(实验开始时都处于水平状态),可以进行科学探究。
图片_x0020_954647346
  1. (1) 实验Ⅰ中,较长时间后,钩码上升,这是因为铁粉与反应。若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的现象。

    A 食盐      B 烧碱      C 石灰石

  2. (2) 实验Ⅱ中,过一会儿钩码会逐渐下降。从微粒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3. (3) 实验Ⅲ中,通入一会CO2 , 右边乒乓球(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注入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杠杆很快恢复水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炉具清洁剂可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B . 炒菜时油锅内的油着火,可用锅盖或加入青菜灭火 C . 处理聚氯乙烯塑料时,要将其焚烧 D . 纤维素虽然属于糖类,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因此,不要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
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 (1) 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无明显现象


  2. (2) 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原因可能是
  3. (3) 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 固体

用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制取少量的

溶液与 溶液混合,过滤

C

除去 中的 气体

将气体依次通过过量的石灰水、浓硫酸

D

鉴别 溶液和 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医用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乙醇(C2H5OH),下列对乙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乙醇是一种氧化物 B . 由 9 个原子构成 C . 乙醇是一种碱 D . 相对分子质量是 46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
A . 观察气体的颜色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D . 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

实验方案

图片_x0020_209322768

图片_x0020_137747817

图片_x0020_1353097238

图片_x0020_973675141

A . A   B . B   C . C   D . D
实验室现有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锌片等药品及相关仪器,请结合图的装置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欲用装置F收集氢气,应该从装置F的(填“a”或“b”)端通入气体。
  3. (3) 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不能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A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4. (4) 若用图中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 (1) 图Ⅰ中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 (2) 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观察到装置Ⅲ中(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
  3. (3) 乙同学利用Ⅳ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 从b端通氮气

    ②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 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塞紧软木塞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氨气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的是(   )
A . O3 氧气 B . MgCl2  氯化镁 C . O4Fe3 氧化铁 D . Fe(OH)2 氢氧化铁

高一同学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块,切面呈银白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且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的描述,归纳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提示:从色、态、硬度、熔点、密度及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等方面考虑)

70g硫酸钠溶液和50g氯化钡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96.7g溶液.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

3)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一些食物就得近似pH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 
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