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以下涉及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称量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制取CO2   B .    加热固体 C . 制取氧气   D . 除去O2中的水蒸气
实验室欲配制3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的选种实验.实验室中只有粗盐,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实验员决定先将粗盐提纯后再配制.

(1)粗盐提纯的过程为:溶解→操作A→蒸发.操作A的名称为 ;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需要精盐的质量为56g,水的质量为294g.配完溶液后发现,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精盐时,砝码和药品位置放颠倒了,(5g以下用游码).若其它操作均正确,则该实验员实际配制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为了使溶液合乎要求,应该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C,G,H
  2. (2)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①B→F,②C→B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2. (2)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3. (3) 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取的方法是
  4. (4)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B . 氧气参与燃烧,氧气是高能燃料 C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和氮气,属于分解反应 D .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 .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化学式:A;D
  2. (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4. (4) 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规范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    B . 过滤     C . 倾倒液体     D . 加入块状固体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铁原子

  2. (2) 2个镁离子

  3. (3) 1个臭氧分子

  4. (4) 在硫酸根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 B . 用纯碱制得烧碱 C . 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 D . 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银白色的汞在氧气中加热生成红色的粉末 B .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 C .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D .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某同学测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该样品于烧杯,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4.4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
  2. (2) 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达到稳定结构易(填“得”或“失”)电子。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3. (3)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则a的值为,根据表格中数据,请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CH4+7O2=。(反应条件略)

求二氧化碳(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粉,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FeCu,可能有Al

B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AlNO33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AlNO33

D滤液中一定有FeNO32AlNO33可能有CuNO32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2.0g 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 20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无剩余 B 第四次实验后盐酸无剩余

C 盐酸中 HC1 的质量分数是 3.65% D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85%

()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它金属的表面上,铬同铁、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是:

    Cr>Al>Cu    Al>Cr>Cu    Al>Cu>Cr

  [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必需查阅的资料是__________(填编号)

  三种金属的密度 

Cr能否与酸反应 

三种金属的导电性。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

  A.除去氧化膜,利用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记录现象]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气泡产生缓慢,金

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

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

无变化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①”“②”或“③”)。写出铬(+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铬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比铁更容易被氧化,但铝制品更耐用,是因为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食醋不宜用铝制品盛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  )

A.②③属于金属元素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③④是阴离子 D.②④是稳定结构

某气体样品只含有碳和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只有C2H4 BC2H4C2H2的混合物

CCH4C2H2的混合物 D.同时含有CH4C2H4C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