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9H8O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阿司匹林的一个分子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B . 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一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2:16 D . 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 . 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 .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②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③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④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④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

A探究分子运动

B.探究水的组成

C探究铁生锈条件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 .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 . 甲属于易溶物质 D . 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今年11月,我市迎来了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文明城市建设得到进一步转变。下列做法不利于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是(   )
A .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B . 加快工地扬尘治理,使用雾炮车抑制扬尘产生 C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处理 D . 工业污水直接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进行的部分实验探究,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1. (1) Ⅰ.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选择图中(填字母序号)。

  2. (2) 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D装置进行收集的原因是
  3. (3) 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4. (4) Ⅱ.微型实验装置的利用

    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向1中滴加稀盐酸

    出现气泡,固体减少

    化学方程式为

    ②向2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溶液颜色变浅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③向3中滴加

    出现气泡,固体减少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面

  5. (5) Ⅲ.创新实验探究——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装置

    步骤及现象

    Ⅰ.打开K1 , 将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注入锥形瓶中。A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不燃烧

    Ⅱ.打开K2 , 关闭K1。C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燃烧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Ⅰ,A中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③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1) 金属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选填“金属的活动性”或“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
  2. (2)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有一种奇迹叫中国奇迹!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①建造高铁使用了大量铁合金,构成金属铁的粒子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性和导电性。

    ③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等特性。

  3. (3)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写一条即可)。
  5. (5) 如图所示,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再向烧杯中各倒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锌粉,同时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铁粉。

    ①两个烧杯中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完全反应后,观察到天平左,右两只烧杯中的金属粉末均有剩余,最终天平指针的指向是(选填“偏左”、“中央”或“偏右”)。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塞一团棉花?
近日来,来自绥芬河的消息牵挂人心,边境小城战“疫”,应有更多关注支持。在建设绥芬河方舱医院时,使用的复合材料是(   )

A . 走廊内金属护栏 B . 钢筋混凝土墙体 C . 座椅中的塑料 D . 室内大理石地面
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A~E中共有种元素,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者“失去”)电子。
  2. (2) 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字母符号,下同),表示阴离子的有
  3. (3) 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有
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30℃时M、N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N

②M、N都不是易溶物质

③阴影处(不包含曲线上的点)N为不饱和溶液,M为饱和溶液

④P点表示20℃时,M、N的溶解度相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有六种物质:A纯碱B氢氧化钠C硫酸D碳酸钙E盐酸F熟石灰。请选择其中部分相应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1. (1) 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2. (2) 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3. (3)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 (4) 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请根据以下制取气体及性质验证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 a的名称
  2. (2)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同学们制取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A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有(答一种)。
  3. (3) 由B装置观察到的现象可推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C装置中将一个充满二氧 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D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D装置按箭头所示方向收集某气体,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下列反应表达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铁+稀盐酸→氢气+硫酸亚铁

B.碳酸→水+二氧化碳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进行碳酸钠的性质实验,烧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并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实验开始前,称取10.6g纯碱置于B中,关闭开关K1打开K2 , 并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①烧杯C中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B中的确产生了CO2 , 现将C中液体进行固液分离,该分离操作除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名称).过滤后滤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该现象 (填写“能”或“不能”)说明产生了CO2

②上述过滤后的滤渣可能存在Ca(OH)2和CaCO3 . 某同学为证明该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样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了检验.若所有检验实验均在该支试管中进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

结  论

步骤一

证明存在

步骤二

证明存在

③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开关K2打开K1 , 见到B中液体将会压入到烧杯A中,实验中可能见到不同的现象,请完成下表:

预测的反应现象

B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烧杯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

A中溶液并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褪去.

实验室利用如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乙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填“a”或“b”)端通入。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4. (4) 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B中所含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D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反应:           ;反应:             

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

①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求高铁酸钠中钠、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66g高铁酸钠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g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