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鉴别固体(NH4)2SO4和K2SO4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

A . A   B . B   C . C   D . D
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将100g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硝酸钾的溶解度

A

从60℃升温至80℃

变大

变大

不变

变大

B

从60℃降温至40℃

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小

C

恒温蒸发部分水

变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D

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20g硝酸钾固体

不变

变大

变大

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A图所示的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填名称).

②B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③C,D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X表示“F” B . 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 C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 .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凡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C . 溶液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 D . 溶质只能是固体
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64631278 图片_x0020_218189785

  1. (1) 请在B图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 (2) 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
  3. (3) 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分解反应的原因
  4. (4) 画出和构成反应物的一个分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使用也最早 B .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C . 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 D . 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黄铜和黄金

饱和石灰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

铜粉和氧化铁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方案一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分别放入水中

分别溶于水测温度

方案二

分别浸入硫酸镁溶液

分别升高温度

分别高温通入一氧化碳

观察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2

2.3

2.0

1.3

反应后的质量/g

2.0

1.5

2.0

X

A . 丙一定是催化剂 B . X 的值是5.3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4:3 D . 丁可能是单质
如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看图回答问题(具体操作省略)

  1. (1) 图1实验的目的是
  2. (2) 图2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3. (3) 图3实验中装置B中的现象是
  4. (4) 图4实验能验证的燃烧条件是

“2H”表示的意义是

A . 2个氢元素 B . 2个氢原子 C . 氢分子 D . 氢离子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
有关问题:
  1. (1) 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要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的收集装置是原因是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 (3) 小林用高锰酸钾和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细铁丝燃烧。而小红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实验后,异常兴奋,铁丝燃烧成功了,但实验结束后,拿了集气瓶怯生生地走到了老师旁,说:我的集气瓶碎了。

    分析两位同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小林:①;②

    小红:③

    写出铁线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④

  4. (4) 查阅资料:①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将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液态)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②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A~E中可以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从(填“c”或“d”)端通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 .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收集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3. (3) 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在装药品之前的操作是
  4. (4) 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应待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后,主要是为了避免
  5. (5)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写一点)
  6. (6)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7. (7) 实验室也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请你写出文字表达式:
  8. (8) 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下列实验现象与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吻合的是 ()

A . 产生大量白雾: 4P + 5O22P2O5 B . 产生蓝色火焰: 2CO + O2 2CO2 C . 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D . 生成白色沉淀: CuSO4 + 2NaOH ==Cu(OH)2↓+ Na2SO4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X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l2H22O14Zn

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

××制药厂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 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_________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小红与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两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1、图 2、图 3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内的_____,   _____   约占集气瓶空气体积的 1/5 时,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2)图2 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因为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 所以图中装置用__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试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图 3 是有关氢氧化钙性质的验证实验。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依次进行图中的实验。③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且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酚酞溶液作用;④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