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
【实验探究Ⅰ】
①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
②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③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
①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②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8.8g.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苹果腐烂
C 石蜡熔化
D
A.钡离子
B.钾离子
C.铁离子
D.
①氧元素 ②水分子 ③氧原子 ④氧分子
①“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②“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其作用都是为了除去。
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
A. 8g B. 6.4g C. 3.2g D. 4g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汽化 B.活性炭吸附 C.空气制氧气 D.食物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