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 , 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1)
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
(2)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①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②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③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
(3)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
(4)
【拓展延伸】 ①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②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8.8g.
答案: 【1】酸【2】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取适量氯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不变色【2】盐酸
【1】试管中剩余固体仍含有碳酸钙【2】CaCO3+2HCl═CaCl2+H2O+CO2↑【3】盐酸浓度增大
【1】碳酸钙和盐酸继续反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