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学期下册试题

  
  1. (1) 解方程组 .
  2. (2) 计算:(x+ )÷ .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
A . 1 B . 0或1 C . -1或1 D . 1,0或-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解不等式组 时,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AOB=60°,PD⊥OA于D,点M在OP上,且DM=MP=6,若C是OB上的动点,则PC的最小值是

设x= , 则x的值满足(  )

A . 1<x<2 B . 2<x<3 C . 3<x<4 D . 4<x<5
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

A . ∠1=∠3 B . ∠2=∠3 C . ∠1=∠4 D . ∠3=∠4
若点P在第三象限,且点P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3,2,则点P的坐标为.
将数据83,85,87,89,84,85,86,88,87,90分组,则 这一组的频数是.
    
  1. (1) 计算:
  2. (2) 解不等式组: ,并把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写出来.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都为正数.
  1. (1) 当a=2时,解此方程组;
  2. (2) 求a的取值范围;
  3. (3) 已知a+b=4,且b>0,z=2a-3b,求z的取值范围.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 B . C . D .
某商品成本价为t元,商品上架前定价为s元,按定价的8折销售后获利45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已知方程组 有相同的解,则a,b的值为(    )
A . B . C . D .
为了解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麦苗,对苗高(单位: )进行了测量.根据统计的结果,绘制出如图的统计图①和图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1) 本次抽取的麦苗的株数为,这组苗高数据的众数为,中位数为
  2. (2) 求统计的这组苗高数据的平均数及m的值.
解方程组:
  1. (1)
  2. (2)
已知(x﹣y+3)2+=0,求x+y的值.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 B . C . 0 D .
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通过它把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请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果点A表示数﹣2,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
  2. (2) 如果点A表示数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
  3. (3) 一般的,如果点A表示的数为a,将点A先向左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c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
  4. (4) 如果点A表示的数为-100,点B表示的数是99,在数轴上有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则点P表示的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