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单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二: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07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答案:(1)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 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2)①材料二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①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⑥协调区域发展。 解析: (1)此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同时二者又存在矛盾。 (2)看材料二读图,要注意横比、纵比,注意数据的动态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关键点是为扩大内需,要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