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我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三位航天员首次入住“天宫”.已知“天宫一号”绕地球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约90分钟.关于“天宫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宫一号”离地面的高度一定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小
B.“天宫一号”的线速度一定比静止于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小
C.“天宫一号”的角速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的16倍
D.当航天员站立于“天宫一号”内不动时,他所受的合力为零
如图8-1-21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直导线用两绝缘细线悬挂于O、O′,并处于匀强磁场中.导线中通以沿x轴正方向的电流I,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且导线保持静止,则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为 ( ).
A.z轴正向,tan θ
B.y轴正向,
C.z轴负向,tan θ
D.沿悬线向上,sin θ
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最低点A与面相切,轨道对应圆心角为60°。质量为的小球由足够长的轻绳与另一质量为
的小球相连,开始
位于轨道最高点C,现由静止释放
,在其由C运动至最低点A的过程中( )
A. 与
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 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C. 若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最低点A,则二者质量需满足
D. 若,则
到达最低点A的速度大小为
质量为m的木板与直立的轻质弹簧的上端相连,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h,如图所示。现将一质量为2m的物体从距离木板正上方2h处由静止释放,物体与木板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它们恰能回到A点,物体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木板厚度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和木板一起向下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整个运动过程,物块、木板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物块和木板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为
D.物块和木板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发生了位移,就一定有力对它做了功
B.凡是受力物体,一定有力对它做了功
C.物体既受了力,又发生了位移,则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只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力才对物体做功
一轻质细绳长为 l ,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拴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绕 O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所受的最小拉力。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
A.毫米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游标卡尺(游标尺有10个等分刻度) 中,选择______ 进行测量;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工件的厚度,示数如图所示,则工件的厚度为____________ 。
某同学研究碰撞问题,设计了如图35-2所示的装置。天花板下用等长轻细线竖直悬挂两弹性小球,球大小可以忽略,细线长度为R,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M,其中M = 3m,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将A球拉至水平位置,保持细线伸直、无张力(如图虚线所示),给A球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使A、B两球在最低点发生弹性正碰,发现A球刚好能弹回初始的水平位置。求:
② 释放A球时初速度大小v .
模块3-4试题
(I)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a、b、c、d为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图乙是下面哪个质点经过个周期后的振动图象: ( )
A.a处质点 B.b处质点 C.c处质点 D.d处质点
(II)如图所示,用折射率的玻璃做成内径为R、外径为
的半球形空心球壳,一束平行光射向此半球的外表面,与中心对称轴
平行,试求:
(1)球壳内部有光线射出的区域;
(2)要使球壳内部没有光线射出,至少用多大的遮光板,如何放置才行?
在空中的某点A,让小球自由落体,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0.8s,仍在A点以vA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小球,需要2t=1.6s才能到达地面,求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A.(g=10m/s2,空气阻力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