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空间有一电场,各点电势φ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 . ﹣x1与﹣x2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 将负电荷从﹣x1移到x1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D . ﹣x1和x1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
某水电站的水位落差为20 m,通过水轮机的流量为10 m³/s,发电效率为20%.水流通过水轮机时,使水轮机以 的转速转动.水轮机带动的线圈共1 000匝,线圈面积0.2 m²,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为0.1 T的匀强磁场中,线圈电阻不计.发电机先经过匝数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后经输电线输送到远处,再由降压变压器降压后给用户供电.若按最大功率供电时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为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的2%,用户电压为220V.g取10N/kg,求:
  1. (1) 输电线的总电阻;
  2. (2) 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周期为2s的简谐运动,振子在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60cm,则在此时间内振子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和振子的振幅分别为( )
A . 15,2cm B . 30,1cm C . 15,1cm D . 60,2cm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 . 平抛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小变化相同 C . 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某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的位移比第2s内的位移大2m,第4s内的位移为10m,则(  )
A . 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B . 物体的初速度为2m/s C . 前3s的位移为8m D . 4s末的速度为11m/s
假设在月球上的“玉兔号”探测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数为G.
  1. (1) 求月球的密度.
  2. (2) 若将该小球水平抛出后,小球永不落回月面,则抛出的初速度至少为多大?
如图,垂直纸面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位于纸面的正方形导体框 ,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 、3v速度匀速拉出磁场,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个过程中(   )

A . 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B . 导体框 边两端电势差之比为1∶3 C . 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1∶3 D . 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3
某电场中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点电荷的等势面,过a、c两点的等势面电势分别为40V和10V,则a、b连线的中点c处的电势应(   )

A . 等于25 V B . 大于25 V C . 小于25 V D . 可能等于25 V
以下关于能量和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永动机”违反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B . 因为能量不会消失,所以我们没必要节约能源 C . 石油、天然气都是自然界自主生成的可再生能源 D . 我国煤炭和石油的资源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 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 C .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旅行者1号经过木星和土星时通过引力助推(引力弹弓)获得了足以完全摆脱太阳引力的动能。引力助推是飞行器从远距离接近反向运行的行星时,产生的运动效果就像该飞行器被行星弹开了,科学家们称这种情况为弹性碰撞,不过两者没有发生实体接触。如图所示,探测器飞向行星过程探测器与行星反向,不考虑其他星系的影响,探测器靠近行星前与远离后,分析正确的是 (  )

A . 探测器动能增加 B . 探测器动能不变 C . 行星动能减小 D . 行星动能不变
假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卫星离地面越高,则卫星的(   )
A . 速度越大 B . 角速度越大 C . 向心加速度越大 D . 周期越长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加速度 , 当传送带速度时,在水平传送带左端轻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煤块,此时开始计时。已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煤块的质量 , 重力加速度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煤块的速度是12m/s B . 时,煤块的速度是10m/s C . 时,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的长度是3m D . 时,煤块和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8J
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开展了第二次舱外作业.航天员在空间站24小时内可以看到十六次日出日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C . 航天员出舱作业时的向心加速度为零 D .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不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0136月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展示了许多在地面上无法实现的实验现象。假如要在空间站再次进行授课活动,下列我们曾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若移到空间站也能够实现操作的有                   

A.利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测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A.0.25gα粒子           B.0.75gα粒子

C.0.25gβ粒子           D.0.75gβ粒子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

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E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E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Er图示中正确的是(   

有一个匀强磁场边界是EF,在EF右侧无磁场,左侧是匀强磁场区域,如图甲所示.现有一个闭合的金属线框以恒定速度从EF右侧水平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能的线框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

一列波沿AB两质点所在的直线传播,两质点间距为。如图所

示为这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这列波的波长满足,求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物体受到几个恒定外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撤掉其中一个力(其它力保持不变),则它可能一直做(   

A、匀速圆周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   D、类平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