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 知识点题库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读下面两幅油画图片。

材料三:读漫画图片(如图)。


材料四: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材料五:  读老照片(如图)。

  1. (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2. (2) 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3) 如图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4. (4) 材料一是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试根据材料判断这封电报是谁发给谁的。接收电报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5. (5) 依据图照片材料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6. (6) 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共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之间从合到分,然后再合,再分。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 B . 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 C .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 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2) 1924年两党合作以后,共同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
  3. (3)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主要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任举两例)?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 (4) 在国民党的打击之下,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出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军事行动?
回望历史,国共两党曾有过多次合作。下列与国共合作有关的事件是(    )

①召开国民党一大    ②进行北伐战争    ③召开遵义会议    ④坚持抗日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全议凝聚思想,会议指引方向。请以《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①需包括上图所示的四次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名称,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并谈谈你的感受。

②表述清晰、条理清楚,不得少于200字。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
A . 中华民国创建 B . 黄埔军校创办 C . 北伐战争胜利 D . 抗日战争胜利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材料探究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大会同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宣言还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材料二: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会后,毛泽东作了重要的报告,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哪次会议?
  2. (2) 材料一大会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材料二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4. (4) 材料二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 (5) 结合所学知识,对于国共两党合作,你有什么感悟?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华民族民族危机的加剧 B .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C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 . 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在《毛泽东选集》中有一段话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巨大的成就”的是(    )
A . 创办黄埔军校 B . 北伐战争 C .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D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请《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其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其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4. (4)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5. (5) 综合所学知识,两次国共合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   )
A . 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B . 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C . 关于工农联盟问题 D . 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填空题。
  1. (1) 依据所学,完成下列标志性历史事件的填空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②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④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⑤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2. (2) 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⑥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⑦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的会议:               

    ⑧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               

    ⑨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               

    ⑩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孙中山的活动

1894年

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905年

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2年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

指示李烈钧在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讨袁通电。

1924年

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的政治观念虽然时有变化,但是他始终“是一个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韦慕庭这样评价:“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1. (1) 根据材料一,孙中山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理解孙中山的政治观念“时有变化”?为什么孙中山“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3. (3)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从孙中山身上汲取哪些优秀品质?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曾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鼓舞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会议

时间

地点

会议主要贡献

中共一大

(1)

上海--浙江嘉兴

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宣告了党的诞生。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2)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

上海

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3)的民主革命纲领。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汉口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4)的著名论断。

(5)

1929年12

古田

会议确定了(6).的建党建军原则。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

(7)

大会确定了(8)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准备。

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其标志是(    )
A . 中共二大的召开 B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 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 . 中共三大的召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

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编自《1927年周恩来讲话》

材料三:

材料四:据统计,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波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国民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2. (2) 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这说明中共认识到了什么的重要性?材料二中的“起义”指的是中共领导的哪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图示,指出遵义会议召开于图中A、B、C三处中的哪一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李东朗《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就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相互衔接、演进的三个阶段,共同构建了“中国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其间代表性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经历了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阶段。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1. (1) 材料一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中认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有哪些?以具体史实说明,20世纪初地主阶级是怎样反抗外来侵略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中有党”实现的标志是什么?30年代“国中有国”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 (3) 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阶段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综上所述,请就革命性质谈谈你对“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中“连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