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
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编自《1927年周恩来讲话》
材料三:
材料四:据统计,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波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国民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2)
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这说明中共认识到了什么的重要性?材料二中的“起义”指的是中共领导的哪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图示,指出遵义会议召开于图中A、B、C三处中的哪一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4)
根据材料四,概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 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 的召开。成就: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或北伐战争取得初步的胜利)。
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起义”:南昌起义。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地方:B。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存条件等。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