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 知识点题库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国共两党的发展史”专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步骤一:【兄弟携手】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步骤二:【兄弟反目】

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材料三: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步骤三:【同仇敌忾】

材料四:

步骤四:【分道扬镳】

材料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
  2. (2) 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乘虚而入,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导致怎样的结果?
  4. (4) 材料四中,图一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件事的解决对当时改善国共关系起到什么作用?
  5. (5) 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
  6. (6) 材料五是谁为什么战役而写的诗句?有何历史意义?
  7. (7) 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看图说史】

    上图是漫画家沈伯尘的作品《工商学打倒曹陆章》,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次著名的运动,该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该运动的性质、意义和最能体现该性质的一个斗争口号。

  2. (2) 【咏诗析史】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诗中的“会”标志着什么?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3. (3) 【听歌忆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这首战歌是《国民革命歌》,哪一历史事件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首歌的鼓舞下,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 (4) 【读文悟史】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 (1) 这是什么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 (2) 从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会议,请你依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主张?
  3. (3) “旧三民主义”曾经起过什么作用?
  4. (4)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什么主张相同?
  5. (5)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事件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 中共“三大”的召开 D . 黄埔军校的建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请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
  2. (2)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战线的名称。在第二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最终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国共两党合作共赢 D . 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如图是孙中山的题词。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完成北伐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一省欲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四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与陈天华等的谈话》1905年

材料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三: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四: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布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你们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

  1. (1) 材料一中,为“互相联络”,孙中山于当年建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的性质如何?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他们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3. (3) 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中国祸乱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4. (4) 材料四中的军校叫什么?孙中山创办这所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5. (5) 请尝试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先生。
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三大 B . 国民党一大 C . 古田会议 D . 中共二大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 .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C . 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 . 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
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标志性事件。
  1. (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2. (2) 中国人民抗战开始的标志
  3. (3) 洗雪百年国耻的标志
近代史上中共召开了很多会议,为中国革命指引方向,卡片中数字对应的会议是? (   )

时间

会议

会议内容

1922年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3年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1929年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935年

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指挥权

1945年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 . ①中共一大  ②中共三大    ③八七会议    ④遵义会议  ⑤中共八大 B . ①中共一大  ②中共二大    ③中共三大    ④遵义会议  ⑤七届二中全会 C . ①中共二大  ②中共三大    ③八七会议    ④遵义会议  ⑤中共七大 D . ①中共二大  ②文家市会议  ③八七会议    ④遵义会议  ⑤七届二中全会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

(兄弟反目)

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同仇敌忾)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分道扬镳)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在哪次会议上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
  2. (2) 结合材料二,说出 1927 年 4 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中相关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一著名战役。
  4. (4) 材料四描述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里的“三大政策”是指(   )

①平均地权         ②扶助农工         ③联共            ④联俄

A . 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报刊、照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下面展示的这些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北伐战争形势图

黄埔军校校址

国民党一大宣言

A . 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 . 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 . 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之一,从以下历史事件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形成观点,并结合其中至少3个历史事件论述你的观点。(提示:题目自拟,史论结合,不少于120字。)

1924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

1937年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

1942年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1967年

欧共体建立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贸组织成立

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 . 创建了同盟会 B . 领导辛亥革命 C . 进行国共合作 D . 进行二次革命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说:“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采取以上措施是为了(   )
A . 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寇侵略 B . 支持国民党作战,抵抗日军进攻南京 C . 寻求国民党谅解,扩大陕甘宁边区 D . 寻求国民党支持,扩大百团大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