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H)3+ClO-+OH-→FeO42-+Cl-+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上述反应可知,Fe(OH)3的氧化性强于FeO42-
B. 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
C.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 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而且生成的Fe3+与水反应形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2019·合肥模拟)如图所示,U形管右管内径为左管内径的2倍,管内水银在左管内封闭了一段长为L=76 cm、温度为300 K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1=6 cm,大气压为76 cmHg。

(1)给左管的气体加热,则当U形管两边水银面等高时,左管内气体的温度为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在(1)问的条件下,保持温度不变,往右管缓慢加入水银直到左管气柱恢复原长,问此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 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 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 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对于函数

,若存在区间

,当

时的值域为

,则称

为

倍值函数.若

是

倍值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嫦娥四号完美月背软着陆已成为探月史上的经典。当我们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然而彼时又克服了怎样的挑战呢?
首先,地形险要,起伏不定,使软着陆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虽然科学家为嫦娥四号 了预定着陆区——冯·卡门撞击坑,但相对平坦的“坑”内地形仍然复杂多样。用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话来说,嫦娥四号软着陆就好像在崇山峻岭的云贵川地区着陆一样。为了 ,科学家将距离冯·卡门撞击坑不远的克雷蒂安撞击坑确定为备选着陆区。
其次,通信延迟,近乎盲降,使软着陆地面控制实际上失去了及时干预能力。对于嫦娥四号月背软着陆,地面控制中心必须通过鹊桥中继星与其实现数据传输,较长的通信延迟使对情况 的着陆过程进行干预变得无比困难。为降低“盲降”带来的风险,科学家们把目标着陆区的各种参数注入嫦娥四号,并为其装配最先进的测距测速敏感器( )。
2019年1月3日, 的软着陆过程开始了。嫦娥四号在地面指令的操控下,在近地轨道15公里处开始减速下降,在距离月面100米处,“嫦娥”稍作停留,悬停空中,而后缓缓落下,稳稳立在月背之上。精准!完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我们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然而那时又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呢?
B. 在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我们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然而那时又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呢?
C. 当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我们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然而当时又克服了怎样的挑战呢?
D. 当我们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然而当时又应对了怎样的挑战呢?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再三斟酌 以防万一 变幻莫测 惊心动魄
B. 再三斟酌 防患未然 变幻莫测 惊天动地
C. 精挑细选 防患未然 瞬息万变 惊天动地
D. 精挑细选 以防万一 瞬息万变 惊心动魄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就能精准判断地形地貌,选择最佳落脚点
B. 它就能选择最佳落脚点,精准判断地形地貌
C. 让它能精准判断地形地貌,选择最佳落脚点
D. 让它能选择最佳落脚点,精准判断地形地貌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的H2和22.4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2NA
B. 30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C. 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为10-1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
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A. 人文精神
B. 多元包容
C. 整体思维
D. 格物致知
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做简谐振动的物体,经过同一位置时,加速度可能不同
B.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不一定处在波峰或波谷的叠加处
D.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E.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相同的质点间距离等于波长
已知

是抛物线

:

上一点,

为

的焦点.
(1)若

,

是

上的两点,证明:

,

,

依次成等比数列.
(2)若直线

与

交于

,

两点,且

,求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在

轴上的截距.
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该正方体中( )


A.
B.
C.
D.
工业上制汞的过程是:焙烧辰砂(主要含HgS),发生反应:HgS+O2

Hg+SO2 还原出的汞呈气态,冷凝得液态汞。其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HgS+O2

Hg+SO2 属于置换反应
B. 含汞烟气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 流程中加入氧化钙的目的是减少SO2的排放
D. 洗涤粗汞时可用5%的盐酸代替5%的硝酸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巴黎的面貌不断变化。19世纪,法国工业化和城镇建设高速发展,进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1832—1849年间的巴黎空气混浊,房屋老旧,道路狭窄,用水短缺,霍乱等疾病肆虐。1852年,市政府开始着手改造城市。到1870年,市内道路总长度从239英里增至525英里,路宽从39英尺增至79英尺,大量人行道和林荫大道建成,路旁还设有公厕、长椅、凉亭、垃圾箱等。城市下水管道总长由142公里扩展到600公里。多达19730座房屋被拆除,34000座新房落成,城市人口容量大增。此外,政府还兴办公立学校、医院、剧院等,除了保障低收入租户利益,还面向工人推广福利房。市内广植树木,形成了许多绿地公园,连同新的建筑风格一起形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美学。从此,巴黎走出中世纪,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19世纪末,罗马、马德里等城市纷纷效仿,上海法租界的规划也参考了巴黎的经验。
——摘编自朱明《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2—1870年巴黎黎城市改造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城市改造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甲丙乙 D. 丙甲乙
【2】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
A. 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 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 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
D. 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3】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A. 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 B. 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 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D. 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
B.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后,美国认为西欧国家仅在经济上合作,不足以对抗共产主义的“攻势”,还须在政治军事上联合起来。因此,美国便着手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组织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就西欧国家特别是英、法而言,也有组织军事政治集团的愿望。它们刚刚挣脱德国法西斯灾难,既怕德国东山再起,又担心美苏在欧洲心脏地区的严重对抗会危及它们的安全。“恐苏”“恐共”症成了西欧统治阶级的心病。但是它们都各有各的打算。
1948年3月,英、法、比、荷、卢5国代表在布鲁塞尔缔结了《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这是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条约。英国皇家国际关系学会的一篇报告坦率承认,《布鲁塞尔条约》虽公开点德国的名,但英国和某些成员国的真正想法是“苏联总有一天要进攻西欧”,条约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苏联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英、法三国组织军事政治集团的各自打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布鲁塞尔和约》。
纤维素分解菌对于环境治理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人员从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并测定其纤维素分解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l)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加入的KH2P04和Na2HP04的作用有____(答出两点即可)。
(2)经选择培养后的样品需接种在___的培养基上培养,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l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将菌液接种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中培养,长出菌落后出现大小不同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有关,应选择____的菌落即为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
(4)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后产生____进行定量的测定。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居民储蓄增速下降幅度较大。从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了2017年的7.7%,增速降至历史最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过去几年居民购房热情高涨,买房消耗大量存款
②收益高、风险低、种类丰富的互联网金融更能迎合居民投资理财需要
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健全,居民消费已无后顾之忧
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导致居民收入增速下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Why is the woman worried?
A. The show won't start on lime.
B. The man forgot to bring her book.
C. She’s afraid of the man.
【2】How does the man end the argument with the woman?
A. He says something to calm her down.
B. He drives her to her house.
C. He apologizes to her.
下列奥运会运动项目,如图所示,在考查运动员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跳水 B. 双杠 C. 体操 D. 马拉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在经济开发和思想认知深入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近代西部地区的行省建制数目呈上升趋势。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向清廷提出:“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1884年,新疆建省。嗣后,西藏、蒙古、康区等“边地筹省”的舆论日益高涨。1913年,北洋政府新建了四个特别区:绥远、热河、川边和察哈尔;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西康省。
——摘编自张世明著《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重要工作是撤并省制,1954年,撤销察哈尔、绥远和热河三省建制,使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摘编自宋月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撤并省制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