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
Where will the train at Platform1 leave for?
A. Oxford. B. Reading. C. Southampton Central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始于清代,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2006年,该工艺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受制于“一间房子一盏灯,一个炉子两个人”的生产方式,太谷饼在很长时间没有取得与其盛名相匹配的产业效益。“鑫炳记”牌太谷饼厂通过研发不同口味产品等策略扩大经营,建成一个集研发、生产、旅游、体验、销售为一体的“太谷饼产业文化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制作太谷饼的原料主要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小麦 D. 大豆
【2】太谷饼早年能够成为山西传统名吃的原因是
①饮食文化习惯 ②规模化经营 ③制作工艺精良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太谷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取得与其盛名相匹配的产业效益,主要原因是
A. 产品质量低下 B. 生产规模小 C. 包装简陋 D. 销售方式落后
【4】“鑫炳记”因为做一块饼,而打造了一个文化园的主要原因是
A. 企业资金充足 B. 当地地价便宜 C. 当地交通便利 D. 提高综合效益
一个援疆老师发出的捐书微博,激发了众多网友的热情响应,共收到各方捐书过千本;一个女孩在马路中间哭泣,回家的司机为她打开车灯,直到警察到来;一位交警在小学门口执勤,收到了小朋友送来的一杯热饮,附上的纸条写着“天很冷,注意保暖”;一捆电线掉落在公路上,行人和快递小哥站在中间举起重重的电线,车辆得以有序通过……一个个爱心传递行为令人称赞,这是因为它们都
①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友善”要求
②从点滴做起,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了时代内涵
④体现了文化自信,坚定了理想信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为DNA或 RNA
B. 都有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C. 都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保证细胞的正常呼吸
D. 都含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中国文化转型》载: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材料表明( )
A.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思想启蒙 B.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先进的中国人采用不同方式救国 D.中国革命应由政治领域转向教育领域
某地的一个池塘由于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发绿发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经调查发现,水体发绿主要是由于蓝藻、绿藻等浮游植物数量大量增长造成的。回答有关问题:
(1)池塘中原本生活着多种鱼类,这些不同食性的鱼类占据不同水层,这种现象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结构。池塘中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池塘受污染后,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减少,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一过程属于群落演替中的________;该池塘在受到污染后很难迅速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有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初期,适量投放一种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其原理之一是利用了不同物种之间的________关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_____的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____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____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_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
B.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C.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
D.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显然,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
B.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与外卖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 显然,外卖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外卖一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硫酰氯(SO2C12)和氯化亚砜(SOC12)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白雾。硫酰氯(SO2C12)常用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合成的反应式为: SO2(g) + Cl2(g)

SO2Cl2(l) △H=-197.3 kJ·mol-1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其他性质 |
SO2C12 | -54.1 | 69.1 | 易分解:SO2C12 SO2↑+Cl2↑ |
合成SO2C1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下表中选择相应的装置完成填空:

①制备SO2选________(填字母)。
②写出用所选装置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SO2C12的装置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丁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乙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
(4)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高本实验中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只答—条即可)__________。
(6)氯化亚砜(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蒸干A1C1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用SOC12与AlCl3 • 6H2O的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1C13,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A),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II处起)不计分。
Last weekend l went fishing with my cousins by a river, where was two miles away from my home by bike. When we were about to return for home, we found one of our bike lost. We were really nervous then. Asking about the lost bike, nobody told the truth except me. And to my surprise, my parents don't scold me. Instead, they said l was a honest boy. I have benefited great from my family rules. I'm not the best at school work, but classmates trust me and nearly everyone is willing to making friends with me. It helps me know better about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同样戴着眼镜观世界、看生活,有人越擦越亮,有人却越抹越黑,关键取决于“在路上”的态度、“在路口”的抉择。更加积极地拥抱生活、更加主动地走向明天,面对我们的歌唱,世界也一定会报之以鲜花与掌声。由此可见
①意识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向和进程 ②拥有积极的态度能更好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③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还能够改造世界 ④发挥意识能动性是拥有鲜花和掌声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62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河北承德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55年来,面对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和恶劣条件,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生态建设奇迹。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尊重自然规律是“荒原变林海”的基础和前提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获得“地球卫士奖”实现了建设者的真正价值
④荒原到林海的质变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某滨海低洼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后来经过生态改造,建立了人工湖泊并用于鱼类养殖。下图是科研人员调查的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曲线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碱斑地的全部碱蓬构成一个______。酸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2)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据图分析,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微囊藻(一种蓝藻)在适宜条件下其数量可呈J型增长,但在湖泊中种植芦苇(一种挺水植物)则微囊藻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______、______等无机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4)罗氏沼虾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科研人员对该湖泊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藻类同化的能量 | 沼虾摄入藻类中的能量 | 沼虾粪便中的能量 | 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沼虾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150.6 | 47.8 | 25.4 | ? | 21.2 |
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______KJ/(cm2·a),从藻类到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改错:The moment I stepped in high school, I have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hard for the purpose of entering the good university. In the first year, I made a lot of new friends, all of who were so excellent. I felt great pressure during the second year. My scores went up or down and I felt so worrying. I told me that I needed relaxation. Listen to music was a good way. Besides, I would like talk with my friends, because they understood me. We would have some tea in the shop and then share secret. When we laughed out happy, all the annoyance would disappear.
I became a gardener when I was twelve. My early ______ of gardening may not have come from my love for nature. It was to ______ my parents.
At that time we had a big yard in which a beautiful maple tree stood. But my mother often looked with ______ at this work of natural art. Those golden leaves seemed like tons of rubbish to her, something else to ______. Seeing the neighbors busy with gardening, my father even thought it a waste of time.
At that age, I always did something ______ to whatever my parents did! If gardening were something they found ______, I would plant a garden!
I planted some lily seeds in the yard. But they failed to ______, I continued to plant sunflower seeds and roses. Wild ______ joy, I found the first rose bloom (开花). One by one, the flowers bloomed their heads off. ______, I was touched by this land of wonder.
____, my parents showed no interest in my garden. My father even ______at me because he found it was ______ to move around my garden to the driveway. To my mother’s ______, I put in her vase my real roses which in her eyes were simply weeds ______ flowers.
Regardless of their ______, I kept on planting my garden and ______ to enjoy the pleasure of gardening. Plants make such good companions: they breathe, they bloom, they ______ to care and love.
It has been many years since I made my first garden out of my desire to ______ my parents. Today I become known as Mrs. Green thumbs (手指), teaching gardening and hosting a gardening show, which makes my parents feel very ______. And now I could say it my affection for ______ that makes me a real gardener.
【1】A. memory B. dream C. intention D. design
【2】A. pleas B. change C. help D. annoy
【3】A. doubt B. appreciation C. surprise D. excitement
【4】A. collect up B. care about C. clean up D. come in
【5】A. equal B. similar C. superior D. opposite
【6】A. painful B. valuable C. upsetting D. interesting
【7】A. come up B. break out C. hold on D. get through
【8】A. to B. with C. in D. by
【9】A. Luckily B. Rapidly C. Regularly D. Eventually
【10】A. Instead B. However C. Therefore D. Besides
【11】A. shouted B. laughed C. glanced D. jumped
【12】A. convenient B. troublesome C. enjoyable D. dangerous
【13】A. sadness B. annoyance C. delight D. relief
【14】A. other thar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15】A. dislike B. encouragement C. requirement D. suggestion
【16】A. decided B. stopped C. continued D. struggled
【17】A. turn B. respond C. devote D. lead
【18】A. defeat B. satisfy C. respect D. challenge
【19】A. proud B. comfortable C. strange D. disappointed
【20】A. freedom B. life C. growth D. nature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15.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16.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座庙,
可是,
庙里一个和尚也没有……
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村里最好的房子是一座寺庙,早年,庙里还有几个和尚,后来,他们远走他乡,寺庙就空了。空了的寺庙一直毫无用处。
某天,一个村民走进空庙,看到一片零乱中布满蜘蛛网,就拾掇起来。打扫的时候,他发现了几本书,灵机一动:村里人农闲时也没什么事,要是大家没事的时候都来庙里看看书,比蹲在街头聊天强多了。但一想,就这么几本书也不够呀。于是他回家将自己家里的书都拿到了寺庙,还做了一个简易书架。他希望大家空闲时都来寺庙看书慢慢大家都知道空庙不空了,里面有了书也有了看书的人。而且,大家不仅来看书,也把自己家里的书都带了过来。
每户人家只有几本书,但是几十户人家,也就有了两三百本书。寺庙一下子成了书屋,学习的地方。村里识文断字的人虽不多,但他们主动当老师,还是能教大家认识更多字的。男女老少在这里也没了辈分高低,喜气洋洋地坐在一起学习。
大家不忙的时候,都来得早去得晚。寺庙不需锁门,走时一关,挂上一把锁,来时取下就行。每天,寺庙里满满当当都是人,时常飘出读书声、讨论声、欢笑声。村民们都信心十足,慢慢地他们相信:有了知识有了文化,他们的未来必将充满幸福。
这天,村里来了一位戴着眼镜的收藏家。
收藏家在村里转来转去,转到了村里的寺庙。在寺庙外听到读书声,很好奇就推门进去。进去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这样的村,这样的人,他从未遇到过。
收藏家为村民的进取精神感到兴奋。忽然,他被一个村民手中的旧书吸引了,脱口而出了一句:“我可以买这本书吗?”他还指着那本书说出一个钱数。那个村民愣住了,所有的村民都愣住了,这本书值这么多钱?这都可以使人成为村里的首富了。然而,那个拿着书的村民还没决定卖不卖书,“天啊!”另一个村民就嚷起来,“书是我的!”又一个村民也嚷了起来:“不,那本书是我的!”
拿着书的人回过神说:“不,它是我的!我的!”另外两个走上前,都伸手夺书。于是,三个人动起了手。你打了我一拳,我踢了你一脚。很快,三个人都鼻青脸肿,书也被扯坏了,一页一页飞得满地都是。
村民们面面相觑,收藏家更是目瞪口呆,赶忙叫他们住手,可是没有人听。收藏家说:“你们别打了,那本书不值钱,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一边说一边上前拉他们,可是不但没人听他的,他还被推倒在地。当村民们将三个人一一拉开时,他们还又蹦又跳又吼又叫地争执着。收藏家从地上站起来,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我刚才真的是在开玩笑,那本书不值钱。”
三个村民不说话了。
一个村民拿起书架上的一本书,说:“这是我的书,我拿回去了。”另一个村民也上前拿走了自己的书,再一个村民也上前拿了自己的书,其他村民也纷纷走上前拿走了自己家的书。
在拿书的时候,有人拿了别人的书,好几个人为此发生了争执还动了手。收藏家忽然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和谐,却被自己一句话打破了。如果大家把书都拿回去了,书屋就不再是书屋,村民们也只会更加仇恨对方。于是赶忙掏出钱买下大家的书。
卖书的时候,大家都暗自庆幸:多亏拿回了自己的书,否则就便宜了别人,收藏家很不是滋味。
收藏家将书买下后,重新放回书架。他说:“以后,你们还是天天来看书吧。”收藏家希望村民们还像从前一样爱学习爱读书。收藏家觉得,从前的书屋是一个天堂,这里所有的村民都是天堂里的天使。
没有人留下来看书,大家三三两两,骂骂咧咧地走开,刚才争书的气还没有散。收藏家有些遗憾,他想,也许明天大家的气就消了吧。收藏家走出寺庙,关上门,跟着村民回家。他觉得,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一定有不少值得收藏的宝贝。他要跟着村民去看一看。
第二天,收藏家没收到什么好宝贝,就离开了村庄。走时路过寺庙,看到庙门敞开,他想,此时里面应该有不少村民在看书吧,便踏进去。空荡荡的寺庙一个人也没有,书架上的两三百本书也不见了。
收藏家觉得这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应该负这个責任。于是直接去了县里的扶贫办。一年以后……
从前那座山还是那座山,
山里那座庙变成了学校,
学校里有很多书,
也有了学生……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11月9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一个古老故事的开头两句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开头结尾反复点题,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完整,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B. 第一个把书带进空庙的村民认识到了文化对于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重要性,他是善良的,无私的,有远见的,他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C. 收藏家指着那本书脱口而出的一个钱数可以使人成为村中首富,可见这本书可能真是个古董,收藏家后来的否认主要是想平息这场风波。
D. 村民为了抢书而大打出手,表明以前暂时的和谐抵不过当下的利益,说明很多村民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得失。可见改变村民的思想很重要。
【2】小说中的收藏家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请分析小说结尾部分的作用。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食盐能腐蚀铝制容器 | Al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 |
B | 用铁罐贮存浓硝酸 | 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 |
C | 用(NH4)2S2O8溶液蚀刻铜制线路板 | S2O82-的氧化性比Cu2+的强 |
D |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 Ca(ClO)2与CO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分解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论 |
A.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01mol/L 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01mol/L H2C2O4溶液4mL,第一只试管中褪色时间长。 | 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B. | 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产生的气体为乙炔 |
C.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①中加入0.01mol/LFeCl3溶液2mL,向试管②中加入0.01mol/L CuCl2溶液2mL,试管①产生气泡快。 | 加入FeCl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 |
D. | 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将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 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
A. A B. B C. C D. D
如表反映的是1955~1968年西方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美国 | 法国 | 联邦德国 | 日本 | 英国 |
4% | 5.7% | 5.1% | 7.2% | 2.8%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
B. 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减弱
C. 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D. 市场调节在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