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两角钱

肖复兴

①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②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③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④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

⑤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呀,我有些气,和她差点儿没吵起来。

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得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⑦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⑧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⑨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吗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⑩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熟视无睹:

    ②羞涩:

  2. (2) 围绕“两角钱”,按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情节一:“我”到邮局寄信,差了两角钱。

    情节二:

    情节三:

    情节四: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4. (4) 请圈出文中四次写到的男孩子的“笑",并联系起来推测一下他的心理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5. (5) “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同时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请你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作者认为“对”和“不对”的理由。
  6. (6) 生活中,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你是怎样做的?请举例说一说。
选词填空。
  1. (1) 演化    演练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运动员们正在各种技巧动作。

  2. (2) 证据      证明

    ①事实,科学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②在大量面前,犯罪嫌疑人只得低头认罪。

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会害人的精灵。——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形容很可怜的样子。——

在争执中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或利益。——

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图画上都有谁?图中的小朋友做了什么事?老爷爷会怎么对他说呢?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吧。(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

拓展延伸。

课文《在柏林》深刻揭露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古代也有许多描写战争或将士戍边的诗词,这些诗词或悲壮,或豪迈。如唐代诗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战争和将士的诗词?请写一写吧。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的细雨,;它是的阳光,。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オ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课内阅读:

《操场上》(节选)

铃声响,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跳绳踢毽丢沙包,

天天锻炼身体好。

  1.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常常—       喧(xuan)闹—

  2. (2) 文中是体育活动。
  3. (3) 写一写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
我会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和颜悦            自言自 
人注目           万里
恋恋不            眉开笑  
亡羊补            民团结
写出近义词

唤醒—                辛酸—                  委屈—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天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的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来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滩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

     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混棒的世界啊!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滩内有滩,滩外有滩,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混帮。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枯枯中不中。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老家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 (1) “沐”字音序是,部首是。除了文中的“沐浴”,我还可以用“沐”字组成一个成语

  2. (2) 找出五个四字词语是:

  3. (3) 找出文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4. (4) 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

  5. (5) 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依据情境内容,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是(    )

班主任为了警示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想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条感叹时间宝贵的名言警句,请你帮老师选一句:

A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先补一补,再回答问题。

________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________不敢轻言语,一叫________开。

  1. (1) 补全句子。

    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不敢轻言语,一叫开。

  2. (2) 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 (3) 下图中符合古诗意思的图片是(    )
    A . B .
读句子,理解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 (1) 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 , 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忧伤:

  2. (2)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

    哀痛:     持续:

    安慰: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画画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_____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_____蚱蜢好像会跳_____小鸟好像会眨眼睛_____有趣的是那些虾_____身体像是透明的_____仿佛轻轻一碰_____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腿冻(地  得  的)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养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  的)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了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 (1) 写作括号中正确的字。

    腿冻(地  得  的)发麻      仔细(地  的)观察

  2. (2) “匠”是结构,共笔,最后一笔是

  3. (3) 给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4. (4) 第一自然段共有句话,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是的关系。

  5. (5) 仿照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看拼音写词语。

chā  zuǐ

fēn  biàn

gāo  dà  tǐng  xiù

把下面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____)
2.《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 (____)
3.《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以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____)
4.“耄耋老人”指的是100岁的老人。 (____)
作文
习作: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泪水是成长的记录,请拿起手中的笔,选择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吧!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不苟      长而去   从容不
促不安 如也
1.李老师对待工作(     ),很受大家的敬佩。
2.小玲说话(     ),遇事(     ),我特别喜欢她。
3.他拿了同桌的东西,面对老师严厉的眼神,他显得有些(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 摆放)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发展)。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辛苦)。他只(租 粗)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1】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
(陈列 摆放)________着 很大的________(提高 发展)
十分________(清苦 辛苦) 只________(租 粗)了
【2】“临”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临”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来到;②挨近;③照着字、画摹仿。“临摹”中的“临”该选第________种。
【3】找出文中的打比方的句子,请你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①________;②________。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