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首次使用"理论"的这一科学称谓是在(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十八大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 . 《荷马史诗》 B . 《天方夜谭》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神曲》
文学艺术因时而兴,与时代同频共振。1937年诞生于上海,1939年1月来重庆,担负时代使命,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演出《猴儿大王》等戏剧的剧团是(    )
A . 中华剧艺社 B . 孩子剧团 C . 七七少年剧团 D . 中国青年剧社
观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地方               

    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 (2) 请将下列图例内容填写在对应的区域。

    图片_x0020_100007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

A . 造纸术 B . 雕版印刷术 C . 活字印刷术 D . 转轮排字
我国古代“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狩猎文明 B . 游牧文明 C . 农耕文明 D . 工业文明
下列历史事件与如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湖北军政府

A . 广州黄花岗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 清帝退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材料二: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和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 (1) 拜占庭帝国又称什么?西欧的文艺复兴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中汲取的思想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提到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请列举其医学和文学成就各一例。
  3. (3) 材料二中“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列举一例史实说明。
  4. (4)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对世界文化做出了贡献。请写出一个共同的原因。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近300年后,北美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多民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标志是(    )
A .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 来克星顿枪声 C . 发表《独立宣言》 D . 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巴金在《一点感想》中说:“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他说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最有可能是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的发生(    )
A . B . C . D .
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能食用黑海的谷物,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雅典(    )
A . 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 . 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 . 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D . 公民充当了海盗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

请回答:

  1. (1) 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
  2. (2)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一次战争?“条约”是指签订于哪一年的什么条约?
  3. (3) 该“条约”是怎样“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背景:末期,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在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的措施,组织农业生产。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占据黄河以北的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概况:200年,双方在进行决战,曹操偷袭袁军的屯粮,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打下基础。

阅读材料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者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2. (2) 该事件中出现的“新动力”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

  3. (3) 该事件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些?发明者分别是谁?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 .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 . 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C . 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D . 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方案

一幅画中有这样的景物:一个农家少女正在纺棉线,田里的水稻丰收在望,屋旁种植了许多向日葵,远处飘来瓷器出窑的烟灰。根据这些景象判断,这幅画最早应画于。

A元朝

B明朝后期

C清朝初期

D宋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变法内容是由谁制定的?他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诗中主要赞颂了他的哪一历史功绩?

3)据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回答,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    )

  A.伊犁将军    B.乌里雅苏台将军    C.新疆行省        D.西域都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在今后五年内,我国将在全国重点范围内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请你以这些景区()导游的身份,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历史上发生在这些景区()的重大革命事件及其深远历史意义。

    ②在每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的游客大量增加。请联系实际回答,国家确定这些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③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下图是我国商周时期在西南地区盛行的—种青铜文化的代表,它出现于

 A.长江三角洲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