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展,日军参展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共歼敌1万余人。”下列地图反映的事件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82017147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660720007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王同学到厦门环岛路游玩,看见一个巨幅标语(如图)对同伴说:“的这个伟大构想太有创造性了,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也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均是世界性宗教 B . 都主张顺从和平等 C . 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 D . 一产生就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始于:
1937年9月,粉碎了 “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士气的战役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文景之治 B . 昭君出塞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宗法制
下图是根据盐城市某县的水稻亩产量数据柱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 . 该县风调雨顺水稻喜获大丰收 B . 该县使用了袁隆平的水稻技术 C .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 该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 慕尼黑阴谋 B . 德国进攻波兰 C . 德国进攻苏联 D .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中局部抗战开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18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

一百多年来,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先进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后80年间,“走西方的路”成为仁人志士的理想追求,为此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分别进行了哪些实践?最终结果如何?(5分)

2)“走自己的路”。大革命失败后,为代表的中共党人经过不懈地探索和斗争,开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色道路”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标志着这一探索过程开始的是哪次会议?中共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别指什么?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什么构想?(5分)

4)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说:“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2分)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见下图

                                                                                                                             

        

     

图1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2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三:中国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推进两岸协商对话,推动经济互利融合,加强基层和青少年交流。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权益,让更多民众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

                       ------摘自新浪专栏 2015两会开启两岸经贸合作新征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请写出来?这一基本国策是由哪一政党提出的?

(2)材料二中图1、图2分别反映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它们的回归是哪一伟大构想的实践?

(3)材料三中 “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写出历史上台湾和祖国大陆分别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从而“努力推进两岸协商对话”?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谈谈你有什么感悟?

 

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他是(   )           

A.辛弃疾         B.张择端       C.李清照        D.苏轼

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少林寺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文化观;“四个高度认同”指: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A、世界观              B、宗教观               C、人生观

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