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起“全面改革总动员”。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它对俄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临刑前,谭嗣同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新变法,从容就义。
(2)结合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说明谭嗣同的牺牲“死得其所”。
材料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针对上述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城市重点进行了什么改革?明确规定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又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体现材料四中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改革名称
。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上述引文体现了( )
A.三民主义 B.思想
C.“两个凡是” D.理论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分封制 B.商鞍变法 C.郡县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
A.公元21世纪 B.公元16世纪
C.公元前21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二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 )
①军事订货的刺激 ②采用高新技术成果 ③政府的适当措施 ④发展新兴产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清明上河图》创作的时代及其作者是
A.唐朝——阎立本 B.唐朝——吴道子 C.宋朝——张择端 D.明朝——徐渭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
A.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无偿获得土地
C.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D.废除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