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翻译澳门出版的英文报纸《广州周报》和《广东纪录报》,广东巡抚怡良,并择其要者附奏,呈道光皇帝参阅。……《述报》于1884年创办,是广州第一家由国人自办的报纸,新闻内容丰富、言论大胆犀利,曾公开推崇西方政体模式,认为广开言路、尊重言论自由,才能走上文明富强之路。
——摘编自《中国新闻传播史》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下表中,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两个主要时段,在第二个时段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 秦、楚、齐、燕 B. 齐、楚、秦、燕
C. 燕、齐、秦、楚 D. 燕、齐、楚、秦
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地点 B.王铭章壮烈殉国的地点
![]()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深邃的战国思想——百家争鸣
B.壮观的雕塑艺术——魏晋南北朝时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C.辉煌的唐朝文化——耀眼的诗坛:李白、杜甫、白居易
D.创新的明朝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农民阶级为主体发起的运动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 ③戊戌变法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