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翻译澳门出版的英文报纸《广州周报》和《广东纪录报》,广东巡抚怡良,并择其要者附奏,呈道光皇帝参阅。……《述报》于1884年创办,是广州第一家由国人自办的报纸,新闻内容丰富、言论大胆犀利,曾公开推崇西方政体模式,认为广开言路、尊重言论自由,才能走上文明富强之路。

——摘编自《中国新闻传播史》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新闻报刊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新闻报刊的历史作用。
  3. (3) 新闻报刊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98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疆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1759年,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清朝设置了(    )
A . 西域都护 B . 行中书省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A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B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所爆发的这一空前的思想革命,以其卓越的见解及构想,吹散了中世纪以来萦绕于人们头脑之中的蒙昧阴霾,对北美和法兰西的伟大事业意义尤为重大。
(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思想革命”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画线部分A、B分别是“思想革命”中的谁的观点?这一“思想革命”与“北美和法兰西的伟大事业”相互之间有何关系?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1901年《①》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此后,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②”的大部分内容,并复辟帝制,他死后,中国陷入了③的动乱之中。
  2.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④”。其中,发展最快的是⑤和面粉业。
  3. (3) 以“⑥”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民国政府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⑦”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1915年,陈独秀发表《⑧》,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
  4. (4) 1918年,李大钊第一次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五四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与⑨运动结合起来。1920年,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在⑩成立。
  5. (5) 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特征。
1935年1月召开的会议确立了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以来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阅读《西周等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西周等级示意图》中的最上层和最底层人物的身份。
  2. (2) 此图说明西周实行了一种什么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3) 你认为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

下表中,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两个主要时段,在第二个时段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 全球化、多极化 B . 信息化、产业化 C . 产业化、集团化 D . 信息化、全球化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是孙中山为谁作的挽联?(   )
A . 蔡鍔 B . 黄兴 C . 宋教仁 D . 陈天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目的地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希腊 D . 德国
下列史实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我们将8月1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

A . 南昌起义 B . 广州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三湾改编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大仙治水时所用的定海神针。这位大仙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 . B . C . D . 炎帝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 秦、楚、齐、燕                     B. 齐、楚、秦、燕
C. 燕、齐、秦、楚                     D. 燕、齐、楚、秦

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地点       B.王铭章壮烈殉国的地点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深邃的战国思想——百家争鸣

B.壮观的雕塑艺术——魏晋南北朝时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C.辉煌的唐朝文化——耀眼的诗坛:李白、杜甫、白居易       

D.创新的明朝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农民阶级为主体发起的运动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  ③戊戌变法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出现

最近更新